长三角之声号火箭成功发射!你对我国的航天史了解多少?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我国的航天史。
我国的航天史是在1956年2月的时候开始的,当时是由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向国家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我国的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第1个就是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在14世纪的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曾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了椅子上,然后自己坐到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开始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再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是不幸的是火箭发生了爆炸,而万户也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的行为却震撼和鼓舞了人们的内心,这也让更多的人们去努力的钻研。
在1970年的4月24日21:31我国东方红1号飞向了太空,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在1987年的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也是我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第1次尝试。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向了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飞船搭载了聂海胜和费俊龙两名航天员飞到太空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搭载了景海鹏,刘伯明,翟志刚,三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
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塔架成功点火发射。在2010年10月1日,嫦娥1号卫星的姐妹嫦娥2号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且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发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下一次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的试验,并且对嫦娥3号着陆区进行了高精度的成像。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神舟二号 2001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嫦娥一号使用的长三甲火箭的资料
用一枚成熟的火箭发射一颗成熟的卫星,是一种发射成功率较高的搭配,更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可以说在以往多次的太空表演的铺垫下,金牌火箭“长三甲”和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两个成熟的“老搭档”淋漓尽致地上演了一台神奇动人的探月大戏。 担当中国首次探月任务的嫦娥一号卫星采用的是成熟先进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和其他成熟的卫星技术。“东方红三号”这种平台已经成为我国通信卫星公用平台的“主力军”。 根据每次担负不同卫星发射的任务,研制队伍要对火箭进行了适应性技术改进。多次的发射,也使科研人员掌握了“长征三号甲”和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这对“老搭档”的脾气秉性。 时任长征三号甲火箭、长征三号乙火箭总师和总指挥、现任探长三甲系列为啥叫“金牌火箭”?
6月5日21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最后一颗风云二号卫星——即风云二号H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任务完美收官。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与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共同组成了长征三号甲系列。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首飞成功。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长征三号甲系列型号共完成87次发射,成功率近98%,被称为我国的“金牌火箭”,在通信卫星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风云气象卫星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系列火箭副总指挥刘建忠介绍,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中型高轨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复杂、适应性最强、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密度最大”的火箭群体。其最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500kg,并形成了从2600kg到3900kg,再到5500kg的能力梯度,入轨精度与当今世界主流运载火箭相当,“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各种中高轨道有效载荷,以及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也是参与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竞争的主力”。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哪些?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六号“多人多天”任务、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神舟七号首次太空行走、嫦娥二号探月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2、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3、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4、神舟六号“多人多天”任务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升空。;于2005年10月17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任务。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任务已经实现顺利开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5、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6、神舟七号首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搭载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名航天员升空;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7、嫦娥二号探月任务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展开,完成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进行深空探测等试验。此后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4179(图塔蒂斯)成功进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工程随之收官。
嫦娥二号已经成为太阳系的小行星,围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预计会在2020年前后回到地球附近。
8、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 2016年8月4日,玉兔号月球车正式退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天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州六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七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一号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二号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三号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