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CBA球衣球馆都比NBA难看,是我崇媚洋外吗
这是真的,相比NBA,CBA的球馆的确不是好看。原因有很多: 1、CBA球馆周边商家广告太多,给人的视觉感官很差。 2、CBA球馆在进行比赛时气氛没有NBA的球馆气氛好。 3、国内的篮协对CBA的限制太多,没有NBA的球衣、球员风格开放。所以让人觉得CBA真的没有多少看点。为什么中超还有CBA球衣上的中文广告那么难看??
同感!!因为那是纯粹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产物!!没有文化内涵的广告。CBA的球队logo为什么都非常low?
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首先要提到联赛商业化的程度,我们的CBA目前还不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联赛,无论是在推广还是在商业赞助层面都远不如中超联赛,虽然中超联赛的竞技水平现在和欧洲五大联赛还是没办法比,但是无论是球市还是关注度,中超都要强于CBA。CBA和NBA更是没办法比,联赛的水平也远不及NBA,球迷的文化培养也才刚刚起步。
CBA各个球队的logo几乎都是简单粗暴型,而且无论是球衣还是周边的商品销量都不太好,在商业化本来就做得很一般的情况下,俱乐部通常是不会花大力气去塑造球队的形象的,球队是他们盈利的手段,而NBA很多俱乐部的老板都是忠实的球迷,但是我们就不一样了。而logo很多时候是要体现地方文化的,比如说NBA的很多俱乐部都是这样,可是CBA的嘛,基本上CBA的队标设计一看就是商业化设计,它体现的是冠名商,所以就显得俗气就low了。
从主题色彩的使用上来说,NBA的球队logo队徽多数的主题颜色在3种或者以上,而且大面积使用了颜色渐变,所以给人一种繁杂的感官。CBA球队队徽可以说是接近写实的拟物化,但给人一种较为初级就像学生设计的水平。
CBA和中超的俱乐部名字都很难听吗?
有人觉得难听,有人觉得还好,当然这都是个人的看法。我说说我的看法。
恒大淘宝、东莞银行这些名字是多么真实和扎根!一般来说,他们给投资者代言,广告的味道更浓,历史文化的韵味更少。这是CSL和CBA球队的名字,也不算太糟。
很难说有多愉快。CBA和CSL相对年轻。CBA成立于1995年,CSL成立于2004年。与西甲或NBA相比,它还是个婴儿。NBA成立于1946年,西班牙联盟成立于1929年。他们成熟了,有足够的历史背景。虽然中国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但大多数球队的名字往往是功利的,因为如果我们想有钱支持它的发展,我们必须适当妥协。此外,由于青少年发展迅速,根系不稳定,商业化程度较重,缺乏文化基因和公众认同的归属感。因此,无论是CBA还是CSL,上座率普遍较低,很少有球队盈利,只能依靠没有造血能力的投资者,相互拥抱,相互温暖,等等
拿了8次夺得CSL冠军的恒大俱乐部来说,已经是中超商业运营最好的团队,但在2019年上半年,它总共亏损7.12亿元。不过,虽然球队亏损,但球队给广州恒大集团带来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这间接促进了广州恒大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从集团层面来说,广州恒大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就NBA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名字。它是NBA的创始球队之一,1973年搬到圣安东尼奥后改名为“马刺”“马刺”是马夫钉在鞋跟上的一种铁制刺刀,用来刺激马匹快跑。团队名称能反映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特点。
CBA是中国的篮球比赛,为什么球衣上没多少中文?
对于CBA球衣中文很少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球衣的供应商耐克。其次便是由于分辨较为困难。自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耐克变成了中国男篮的首席签约装备供应商。一直为中国男篮队提供各种日常训练以及比赛用装备。直至2018年,中国男篮与耐克又续签了十年的装备供应合同。但是耐克毕竟作为国外品牌,在其所提供的队服上,印有大量的外文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当时国产的运动装备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队服之上能够给予印刷姓名等信息的地方有限,若采用中文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因笔画太多或者生僻字等使字体过小,从而难以辨认的现象。
一、辨识起来较为困难现在球衣上面关于广告与球员姓名等信息大多是由烫印工艺来完成,如果采用过多的中文则有可能会发生因笔画过多而导致烫印失败,模糊不清或者比较容易脱落的现象。毕竟有些汉字比较生僻而且所占地方太多在本就狭小的空间,不太容易布局,从而导致在远方观看时难以辨认。
二、从世界级品牌供应商的方面来看在CBA的众多世界级供应商,例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以及彪马等等品牌的数据库,里面并没有中文的使用版权,而相较于26个英文字母而言,开发一套汉字的版权则需要几千甚至上万个汉字。所以二者相较之下供应商们绝对更喜欢网球服上印英文。而且英文也是世界上流通最广的语言,日本队的队服上面就选择印刷英文而不是日文。
而且在2019年中超联赛的组委会也发布了在球衣上面印刷球员中文姓名的硬性规定。毕竟这种中超联赛的标杆及球队的队服上印刷自己国家的汉字作为标志,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瑰宝汉字,也是能让球员和球迷受到极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