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鸟巢 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由钢铁铸成鸟窝形状,十分形象。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最终实施计划近日公布。所选方案的形状就像一个由凌乱的金属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著名建筑师邢通河(Xing Tonghe)表示,主奥林匹克体育场应体现最新的技术和创意,其结构和形状应与其功能充分融合。
在大型体育场的设计理念中,“鸟巢”方案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外观是建筑的结构,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支撑形成一个网络状的框架,从而使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显得简单优雅。据此,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场景:当人们从外面进入时,他们沿着立面行走,从立面可以看到许多人的活动。把人类活动变成一个场景是非常有趣的。
想法1:将体育场的室外地形抬高4米。进入体育场时,有一个缓坡,坡下放置了各种辅助设施。建筑和场地景观的结合是巧妙的。走到坡顶,进入看台观看比赛。
创意2:外院标有12个生肖和12个分区。观众可以拿着标有“龙”或“虎”标志的门票找到自己的入口。这借鉴了单笔的做法,他在中国宫殿的坡道上雕刻了各种图案。
想法3:里面没有柱子。“鸟巢”所用的材料是半透明的,光线是漫射的,所以体育场内的建筑遮挡不会造成阳光的阴影,观众可以得到最好的视野。
创意4:体育馆大厅是一个室内空间,有餐厅和商店。它的功能就像一个商业走廊或广场,让人忘记返回。
鸟巢是谁设计的,灵感来自哪,有什么故事吗?
奥运“鸟巢”见证中国胸怀 “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据北京市规划委介绍,国家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预审;第二阶段为正式竞赛。截止到2002年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经过严
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鸟巢"是由谁设计的??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两位都来自瑞士)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中方总设计师)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
北京2008奥运会体育馆鸟巢的设计师是谁?
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是李兴刚。鸟巢的设计创意是中外设计师紧密全程合作的一个结果。整个过程,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建筑师,用自己的智慧来对这个设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兴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中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