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的旱极,寒极,湿极,雨极,热极,干极分别是哪?
1.世界“旱极” 在南美洲智利北部沙漠里,有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从1845年到1936年整整91年里,没有落过一滴雨。 智利北部濒临大洋,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里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常年座镇不动的地区,而靠近智利的海岸,又是秘鲁寒流流经之处。由于寒流的温度较低,使那里的空气十分稳定,大气不发生上升运动,即使在海边,水汽也不能进入高空凝结成雨,因此成了世界“旱极”。 2.寒极在南极 3.湿极。据说,那是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威阿勒山的东北坡。此处被称为世界的“湿极”, 1920-1972年的平均年降水量达11458毫米,比拥有最高年降雨量纪录的印度的乞拉朋齐的年均降雨量还要高。 4.印度阿萨姆邦的乞拉什么是?旱极和雨极
世界上有些地方,终年无雨,而有些地方却天天下雨。一个是“旱极”,一个却是“雨极”。
我国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的若羌,年降水量只有5毫米。这个地方四周高山环绕,离海洋很远,湿空气很难到达,是我国雨量最少的地方。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有时,天空在下雨,可是落到半空就被蒸发掉了,成为“干雨”。
非洲的哈尔夫旱谷,曾一连八九年没下过雨。
南美洲秘鲁和智利沿海一带,因为有寒流和从深海涌上来的冷水流的影响,又位于高山的背风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所以年平均降水量还不到3毫米,连年不见雨也是常事。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一个城市伊基克,濒临太平洋,也是10多年没下过雨。从安第斯山流出的水流,水量也很有限,一离开山,就消失在沙漠中,人们只能从高山上背冰运雪来供应生活用水。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的“旱极”。到1971年为止,它已经有400多年没下过雨。
世界上还有“不雨城”和几乎不下雨的城市。秘鲁的利马,一年降雨37毫米,下的都是一种蒙蒙的细雨,叫“加鲁亚”。这种雨只能使大地稍稍湿润。1949年4月。利马下了一次真正的雨,足足有1小时,人们惊慌地度过了这一次“灾难”——因为所有房屋的屋顶只是用来遮蔽太阳光的,不能防雨。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雨特别多,甚至天天下雨。我国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劳卡,年平均降雨量4500毫米。台湾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雨量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6500毫米。1912年曾出现8408毫米的记录,被称为我国的“雨极”。
为什么火烧寮雨量特别多呢?这里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和信风的吹拂,加上山地影响,气流抬升,容易凝云播雨。
世界绝对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11430毫米。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成为世界的“雨极”。倾盆大雨,势如小瀑布,雨滴有如棒球,所以当地人总爱穿一种簸箕形状的、用竹或草编成的雨具,才不致被雨滴击伤。
夏威夷群岛中考爱岛的威阿列勒山东北坡,被称为世界的“雨极”。1920~1972年平均年雨量11458毫米,每年下雨的日子约有325天。
为什么这两个地方多雨呢?原来,它们都有高山屏障,从海洋吹来的季风或东风被高山阻挡,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凝结大量的地形雨。
有些地方年降水量不大,却常常下雨。智利南部的巴希亚·菲利克斯,平均每年有325天在下雨。1961年这一年,只有17天没下过雨。它处在西风带内,长年从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水汽,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阴雨天气。
巴西的巴拉城,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天下雨都有固定时间。巴拉城靠近赤道,滨海,阳光灼照。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天气晴朗。此后,海面温度渐渐升高,湿热空气不断上升,在空中凝云播雨。雨过天晴,低层空气温度降低,阳光继续的照,就这样循环变化着,很有规律。因此,当地人谈论时间不用钟表,而是用雨。他们不说几点钟,而是说第几次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