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捋”和“采”有什么区别
个人意见啊,题主参考即可。 掤(bing)(常误读peng)捋挤按,采挒肘靠,这是八大动作。 掤,对方来力斜向上或斜向外,我顺势拂起,斜向上托举、拂动卸力,被动、借力卸力;捋,顺自己心意方向卸力,动作柔和、松软,侧向疏导,略主动卸力;采,沿来力方向的锐偏角靠地方向拍打、击打卸力,借被动的初速度和主动的方向导引卸力;挒,对方来力斜向下,引其臂沿原向鼓励卸力,主动施力,结合被动惯性,卸力、引力。 个人看法,交流交流。我可能记得不清了而且有错,您可以看看视频。需要视频的话我可以分享你一些我有的。
太极拳中何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它们的具体动作是怎样的?
棚、捋、挤、按、多代表正面交手中的的用法,也是对劲、探劲交量的一种。采、挒、肘、靠、多在得势之后采取的攻击手段。顾、盼、进、退、定、主要是步伐的闪转腾挪程度。
掤、履、挤、按、采、挒、肘、靠, 这名词可以代表不同的劲,也可以代表方位。我试用比较简单的现代语言以我的理解说说。
掤履挤按是四正,代表一个圆形的四面,每个方位分占90度。这情况是在一个圆形内划一个十字。十字每一端由掤履挤按分别占据。如果圆形一转每一端都会向不同方位发出劲力,这种不同方向的劲我们用掤履挤按给他们定名。无论顺时针或反时计转次序都是掤、履、挤、按。一个圆形是无始无终的,任何一点都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在体用时不要计算掤劲在那方位,应以与对方第一接触点定为掤位,随著对方劲的变化,由掤变挤……….。
采列肘靠是四隅,是把两个四正之间的空位一分为二,令到圆形分得更精细。在体用时掤劲可变为履,亦可成列,个中变化,顺对方的来劲而变,并无定法。总结一句,太极拳体用是一个打满气的立体圆球在地上滚动,这气满的情况是圆球的总劲,太极拳称之为掤劲。推圆球一下,它便随你的力转动,而球每一部份都会向不同各度放出掤劲,而这些劲我们称之为履、挤、按、采、列、肘、靠。
太极拳中什么是采和挒?二者有何关系?
请问,什么是采?什么是挒?二者有什么关系?有人说杨式太极拳中的斜飞式是个“挒”掌,请问这个挒掌的攻防含义是什么?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答:我们都知道: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动作的八种劲法。通过不同的动作外形来体现这八种劲力,既是单独的表现形式又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各种形式。 一般来讲采的劲力方向是由左上到右下或由右上到左下。譬如杨式太极拳左揽雀尾的下手就是非常典型的“采劲”的体现。这种劲力既包含有向下的因素又包含有向后的因素同时还具有向外的因素是合力的体现在推手过程中由于手法的变化这三种劲力因素以哪种因素为主要适时而定。“挒”的劲力方向一般来讲是横向。譬如杨式太极拳左云手随体转左手
太极拳有几种劲法
劲法包括: 沾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借劲、发劲、引劲、提劲、沉劲、拿劲、闭劲、开劲、合劲、拨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搓劲、撅劲、卷劲、钻劲、截劲、冷劲、断劲、寸劲、分劲、抖跳劲、抖擞劲、折叠劲、擦皮虚临劲等。 并强调:“其中尤以沾粘劲、听劲、懂劲、化劲等数劲为太极拳中所擅长的特点。如果能将这几种劲了解清楚,用之于身,就可以明了太极拳的奥妙。” 他对一些典型劲力进行详细解说,如沾粘劲: 沾粘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是太极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
何为太极中的采劲?
采,即以手抓对方手腕或肘部,往下沉采,其效用与持相似,可在敌重心前倾时,乘机施以采劲使其更向前倾。采时发劲并非在手,如只用手劲采功效小,采时应用腰腿劲,并加以意气。采的得势,能使对方头昏眼眩,重心上浮,身体抬起。当对方被采得重心上浮,脚下无根时,即可施以发劲,将其发出。 应当注意,采人不可采两边,因为只一边,可使对方重心偏于一方,易被采倒。如采两边,对方重心不偏,可顺势借劲稳定重心,化解采劲。采时也不能用劲太轻,轻则易被对方借劲,所以不采则已,采则必须采足,令其无法借劲,猝不及防。 采时自己要保持身体中正,沉腰坐腿,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气沉丹田,眼神下视,太极拳论中所谓“仰之则弥高,俯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