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运动 > 正文

能自主运动的窗户 不用人去弄它 动它的,有没有?

类似蝴蝶效应的什么效应还有哪些?

类似蝴蝶效应的有青蛙效应、羊群效应、木桶效应、破窗效应、黑天鹅效应等。

一、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二、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理论,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出现通常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三、木桶效应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四、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五、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效应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它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蛙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羊群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天鹅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桶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窗理论

杭州多地居民听见巨响,一些居民楼的窗户都出现震动,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简单地说,这就是声爆,也叫声轰。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许多人对这种现象一直很迷惑,又不去究其原因,就随便给它弄个由头,如“放炮”、“打雷”,甚至有人联想到“地震”。

但这种现象一般都出现在大晴天,“晴天响雷敲金鼓”,这只是《英雄儿女》电影里的一句歌词,在现实中却难以出现;而“放炮”则是过去开山炸石时的爆破声,一般在中午吃饭时发生,这种爆破在改革开放初期常有,因为那时到处都在搞建设。但现在到处抓环保保护生态,这种随意破坏环境的爆破开采已经很少见了。

而人们常听到的音爆比炸石爆破声响多了,“轰”的一声或两声突然爆发,震得门窗刷刷好一阵,一个县级城镇会波及每个角落。而爆破炸石只是靠近爆炸点不远才会很响,远一点就没有多响了。

“地震”的说法就更悬了,常常听到爆炸声,可地震一直也没来。

且爆轰过后,人们往往还会听到一阵飞机的“嗡嗡”声,于是有人又认为是飞机“打炮”。其实这已经接近真相了,说对了飞机,不过不是“打炮”,飞机怎么能够随意在人们头顶“打炮”呢?原来这是超音速飞机产生的声爆现象。

何为声爆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音速时,声波无法离开物体向前运动,开始在物体前面堆积,形成一个声音屏障;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越音速,就会超过这个音障,冲到声音的前面去。

这样,这个超音速移动的物体,就会在自己前方产生稳定的弓形震波,观察者看到这个物体朝自己飞来时听不到声音,而物体通过后,其产生的震波就会传来,由于空气压力差而导致爆裂声,这就是声爆。

声爆的力量根据物体大小产生的力量不一样,物体质量越大,产生的冲击波就越大,声爆就越厉害,噪音污染区就越大。如果超音速飞机飞得很低,音爆甚至会震碎窗户玻璃 。

人类最早发现的声爆是甩鞭子,车把式甩鞭子时鞭稍会啪啪脆响,据科学分析,就是超音速时产生的声爆。

其产生原理是由于鞭子较长,从根部到鞭稍由粗到细,甩出时根部所发出的动量就更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这股力量传递到鞭稍时,极细的鞭稍要与这股力量守恒,就只有加快运动速度,这样就得到一个超音速的音爆。

由于音爆力量很强,因此如果这种鞭子甩到人会让人受很大伤害。而古代皇宫太监甩鞭子,叫“静场”,“啪啪”的脆响能够传递很远,是告知大家皇帝要出场了,所有官民都要跪候或回避。

而一些地区时常听到的声爆,是超音速飞机通过自己上空发出的震波扫下来的那一下,因此一般只会听到一次爆炸声。如果这架飞机不以超音速返回,也就没有另一次震波扫过了。前后连续发出两声,是因为有两架战机在训练,几乎同时通过你的上空而已。

音爆之前,听不到飞机嗡嗡声,是因为飞机速度超过了音速,到你头顶声音还没有过来;音爆过后听到飞机嗡嗡声,是因为飞机早就飞过去了,声音留在了身后。

音速有多快

音速当然就是声音的传播速度,超过音速的物体运动就是超音速,前面说的声爆就是在物体超音速运动产生的冲击波爆裂声。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振动来传播,在无介质的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所以如果在太空,即便近距离发生原子弹爆炸,也无法听到声音,当然也没有冲击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物体密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物体的密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传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是最慢的。研究数据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约为1500米/秒;在冰中约为3230米/秒,在木头中根据木头软硬不同约为500~2000米秒;在铜棒中约为3750米/秒;在钢铁中约为5200米/秒。

气体密度比较小,因此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较慢,一般为340米/秒。而空气的密度又是与温度和气压密切相关,因此声音在不同温度密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也不一样,340米/秒是指在海平面一个大气压密度下,15℃的声音的传播速度。

同样是海平面,当温度为0℃时,声速则为331.5米/秒;而在万米高空,温度和气压都较低,声音的传播速度就慢了许多,只有约295米/秒。

物体运动的音速指标,一般是指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采用马赫作为衡量单位,1马赫就是1倍音速,以此类推。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密度和温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马赫也是一个动态单位,但一般是以约340米/秒来计量,这样1马赫就是时速约1224千米。

为啥城市很少听到音爆

超音速飞机一般都是军用战斗机,战机训练时超过音速到达我们头顶上空时,机会产生声爆,有时一响,有时两响。一响一般是一架飞机在训练,两响应该是两架飞机在训练,两架飞机会前后紧接发出声爆的轰声。

飞机声爆会形成一个地面轰声污染区,其宽度可达约80~160千米,长度则覆盖飞机飞经的全部区域,并向机头机尾延伸160公里,在这个区域,会产生130分贝的噪音,一定程度影响人们生活和身体健康。

真正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还要看飞行时间长短和飞行高度等。为了减少对人们的影响,超音速战机训练时,一般会避开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只会在边远人口稀少的空域,因此声爆轰响主要出现在一些乡村或小城镇,大城市几乎极少出现这种现象。

现代战机一般巡航半径在1000千米左右,因此,有超音速战机爆轰出现的地区,一般与军用机场距离不会超过1000千米。

今天就简单说这些,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玻璃没任何人碰,也没有风吹,怎么突然之间就会砰的一下像一声?

这种情况考虑地质变动导致的影响,因为玻璃很可能是受到了地面的一个倾斜以及振动导致的,而其他人可能并没有感觉到,所以说只是玻璃自身的反应,有时也可能是玻璃内部发生一些变化导致的,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非常小。

主要还是可能是地震或者其它的一些地质运动导致的玻璃的一个运动,从而产生的声音,建议咨询一下旁边的这些住户有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然后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一下综合的分析。



当物体接近音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物体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Sound Barrier)。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逐渐在物体的迎风面积累而终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音爆的能量巨大,一架低空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产生的音爆足以震碎门窗玻璃。有人测量过,一架在 16000米高空以两倍音速飞行的协和客机产生的音爆对地面产生的压强高达100帕,相当于给一块一平米左右的玻璃窗上施加10公斤的力,玻璃哗哗直响就不难解释了。

有人说除甲醛不要开窗户闷几天然后再开窗通风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无疑是极端不科学的,如果把门窗关闭甲醛在室内的浓度会越来越高,即使之后天天打开门窗恐怕也无法去除残留的甲醛气体。这种做法真的是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开玩笑,千万不要相信!


甲醛分为三种形态,游离态,吸附态,结合态,这三种形态只用一种方法是无法清除干净的,所以先要清除干净室内的甲醛,还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只依靠开窗户一种方法是没有大大效果的,还是要有针对性的清除才是最科学的。

一、甲醛的来源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板材加工、家具、塑料壁纸、纤维地毯、纺织品、皮革、床上用品这些产品上都含有甲醛,特别是哥哥装修完的新房、购置的新家具上,甲醛的含量还相当高,随着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程度甲醛的浓度也会随之变化。

二、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特别是对于孩子和老人的刺激更加严重,对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功能、免疫水平均有损伤作用,经过动物试验表明,甲醛还会诱发癌症。

三、甲醛的去除方法

1、化学方法:使用甲醛清洗剂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甲醛降低毒性或者转化成无毒的物质,甲醛溶解酶是通过将这种酶渗透到板材质中,将有害气体清除,不过这只能够清除部分甲醛。

2、源头控制法:在装修时尽量选择环保板材,尽量选择品牌产品,为了避免叠加效应产生的污染,在选择其他装修物品的时候也最好选择环保产品,另外入住前请专业机构做环保检测。

3、通风法:在开窗通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气对流,只有在空气对流的情况下,甲醛发散的速度才会更加快,空气中的其他有毒物质也会随着空气的对流而逐渐消散,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网上盛传的植物除甲醛,活性炭除甲醛,白醋除甲醛等方法,都只是中和作用,并不能起到去除甲醛的作用。

顾城的“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释义】

走在一条又弯又长的小巷子里面,这条巷子没有门也没有窗,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就像是一个迷宫。手里的,只有一支“过期”的钥匙,没有门锁可以开,毫无用处。

【出处】

《小巷》,顾城,现代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革之后,表明经历文革的人虽然历经欺骗和愚弄,墙就比喻成丑恶势力或者威权,小巷表明人正在走的道路,钥匙表明一种希望,梁小斌有一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但是顾城没有丧失希望,仍然在顽固寻找,寻找人生的家园 。

扩展资料:

诗歌鉴赏

顾城的诗,以朦胧为多,这首也并不例外,要抓住关键意象进行审视。

这首诗里的意象最重要的两个无疑是“小巷”“钥匙”。”钥匙“是进入或逃脱的工具,”小巷“是幽闭的处所。

联系”门““窗”两个意象,想要进去一间屋子的人,不会费力去找窗户,只有被幽闭的人,才会想从窗户逃脱。所以,作者是要逃脱什么。

顾城的这首诗,作于1980年6月,联系他的生平,那时他刚刚失去工作,没有生活的保障,不知何去何从。所以,顾城想要描述的,可能是自己迷茫,而又无法摆脱的状态。



相关文章:

  • 浏览健身视频就当作运动是什么心理2022-09-20
  • 政府免费提供场地,我方出资装修健身房协议怎么写、(便民健身)2022-07-15
  • 既然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到大部分机体功能,是不是就是说锻炼精神力,身体就会变得很“无敌”?2022-06-30
  • 别人有的东西只要我看得到我都想要比如说滑板溜冰鞋,请问这是什么心理。这样好嘛????2022-06-17
  • 有谁家是世界杯或者篮球场的装修的?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