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我国的体育发展起到了什么影响?
体育体制改革是滞后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有何影响?那可以从大的体制环境来说。78年是个分水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那个时候打破了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反应到体育上来,就是行政和市场;92年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社会开始了,也就是说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对体育体制反映到体育产业上来说,就是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个人认为最大的影响是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企业的积极性,这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体育教育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师资水平不足。中小学体育老师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够系统地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很复杂了。中国不缺体育专业的高才生,可是由于中小学的教师工资(尤其是对体育老师)偏低和社会对体育的普遍轻视,一般体育大学毕业的学生不会选择去中小学当个体育老师,而是选择更加时尚或者高端的行业。而且,即使有人想去中小学当体育老师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去的。
中小学教师资源不是由学校直接控制,地方教育部门对教师编制层层管制,想进中小学当老师也是绝对不容易的。这块我也不是很懂,只是根据我的观察说的,望大家斧正。
2、由于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体育教育观念不强。体育教育观念弱表现在
1)学校对体育不重视,主科老师占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补课普遍存在。
2)家长对孩子的体育培养也不够重视认为学好考试内容更为重要。但是其实要说国外的教育,考试体育也是不算分的,但是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教育,除了投资更多、课时更多以外,学校还有好多课外的体育社团进行辅助教育。(说是辅助,但是这些体育社团其实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对体育氛围和社会重视程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可能倒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教育资源的紧张,导致学生在取得更好地教育资源的时候产生的竞争过大。
激烈的竞争给学生还是各个家庭造成的压力导致人们做出了取舍,牺牲掉了体育教育。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投资体育需要长期投资而收获的是健康这个并不能量化的非明显的收益。投资主要科目获得的收益是更好地教育资源,更好地教育资源意味着以后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这个收益更加明显。
3、社会中人们缺少健康意识。人们如果不注重健康,那么肯定也不会重视体育教育的。最简单的就是比较一下发达国家早上和晚上跑步的人数。国外人们的健康意识很强,当然这和他们接受很好的体育教育有关,但是也正是因为整个社会重视健康、对健康有科学的认识,所以对孩子的体育教育更加重视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中国人普遍健康常识匮乏,至少我身边的好多说减肥的女生,在我让她们跑步时就会说”跑步小腿会长肌肉,长了肌肉更难减下去“这种我都不想去给她们解释只能呵呵的说法。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人侵,广大中国人民为反对侵略,反对封建统治,不断起义,使清王朝内外交困,面临灭亡。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大官僚、大军阀,为了挽救他们的灭亡,推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开始创办西方式的新式学堂,包括军事学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并在学校中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虽然,当时洋务派办的西方式学堂极少,但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虽然百日维新运动后来也告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度为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并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育部还聘请国内外-部分体育专家,编写了各种体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体育从传统观念和政策制度上不被重视,所制定的一-些体育法令和措施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施,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简陋不堪,体育课被视为“小四门”可有可无,课上“放羊式”现象普遍存在,课外只注重训练少数选手去夺锦标,从而使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甚至畸形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在苏区和解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师生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使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1941年创建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批体育干部和师资,使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体育有了很大发展,也为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有什么影响呢?
所谓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所有成员为促进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适合的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发育,为终身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有密切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要与卫生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必须讲究卫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和健康理论与方法,懂得体育科学道理,否则,不但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可能会产生伤害,有损健康。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涉及合理的作息、营养、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的因素。
健康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而是同环境和社会发生十分紧密关系。至今许多人将运动看成是维护健康的积极手段,而将健康教育看成是维护健康的消极方法,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身体训练”,而跟健康教育无关。这是一种错误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表现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间紧密联系,两者都是为积极造就完美的年轻一代服务。学校体育如果缺乏健康教育或者教育无成效,就不能说这样的学校体育是成功的。所以,必须我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识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