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患者如何做被动康复运动
中风偏瘫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肢体不能运动,为了促进他早日康复,我们要尽早的给他进行运动。运动分为有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所谓被动运动就是由别人来运动他,比如医生、护士或者家属来运动他。主要是运动他的关节,一般从大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小关节,从上肢到下肢。比如先活动上肢大关节肩关节,再到肘关节,再到腕关节,再到掌指关节的活动。注意这些活动一般要在他的生理弧度范围的50%就可以了,不能超出他的生理弧度范围之内。现在我是活动肩关节,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活动掌指关节,每个动作做5-7次,每天做2次左右。活动髋关节,可以顺时针,再就是逆时针,方向相反。这样是活动膝关节,再下面可以活动踝关节。在关节不能动的情况下,我们做被动运动。一旦患者能够做主动运动,尽量让他早期做主动运动。因为能做到主动运动,病人就有自信了,觉得自己能够动了,有利于以后的康复。脑出血住院期间可以锻炼吗
脑出血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开始锻炼,但这种锻炼指的是患者躺在床上进行轻度的肢体被动和主动训练。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都是处于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卧床的时间3-4周左右。绝对卧床的意思就是患者任何事情都必须在卧床状态下进行,比如吃饭、大小便。患者复查CT出血完全吸收后,才可以下床适当活动。急性期间先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如果都稳定在正常范围,可以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以肢体被动活动、按摩肌肉为主,适当进行主动运动。脑梗恢复期的锻练方法
恢复期对于脑梗患者而言,是一段十分重要的日期,因为在脑梗恢复期,如果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康复的话,那么康复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康复的时间也会比较短一些,所以学会锻炼方法,对于脑梗患康复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那么,脑梗恢复期的锻炼方法有哪些呢?一、早期康复(卧床期)
保持良好体位,进行被动运动,床上运动训练和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
1、被动运动与按摩
对于早期卧床患者,要由家人对病人患部肢体进行按摩或结合针灸,刺激神经达到康复。针灸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其次可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2、床上锻炼
患者卧床期间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过渡性、时间不宜过长)。
床上坐位:首先要保持患者躯干的直立,为此可以用大枕垫于身后,髋关节屈曲90°,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应早期开始,急性期可在病房实施。一般每天做两次,每次10~20分钟。做各关节及各方位的运动2~3次。
二、恢复期康复
1、步行训练
患者可以用健侧扶住家属肩部,家属用手扶住患者腰部,从原地开始训练到迈开小步走。
每日坚持训练,待患者自己可平稳走开步,可换拐杖独自行走,待动作熟练后,可锻炼患者上下楼梯,脚踏车动作。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2、上肢锻炼
上肢锻炼可让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
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3、下肢锻炼
恢复期下肢功能训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
具体的训练方法有: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双下肢作步行状、自立位向前迈出患侧下肢,患侧下肢负重及
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肢体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保持良肢位,如果是脑卒中等原因造成的肢体瘫痪,良肢位应该上肢尽量伸展、下肢保持微屈;
第二、要肢体被动运动,在急性期的卧床阶段,需要尽量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练习,有助于保护关节功能,改善肌肉和软组织状态,为今后的康复打下基础,被动运动的时候,需要指导患者做双手指交叉,用健侧的上肢带动偏瘫侧的上肢做肩关节的屈曲、肘关节的伸展的上举动作;
第三、肢体的主动运动,当肢体能主动抬起时,要把训练重点放在纠正异常的姿势上,要进行患者做上肢主动伸展、手心向上、五指伸开、手腕向上抬的动作,下肢要主动完成屈髋屈膝、屈膝勾脚的动作,在站立位的时候要患侧下肢髋膝关节控制和负重练习,是非常有用的有效方法;
第四、步行训练,当患侧下肢能负重以后,可以进行单腿负重、重心转移和迈步的练习,在行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纠正常见的提髋、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小腿外摆拖地等错误的动作,步行训练要从平衡杠中进行,慢慢过渡到四足手杖保护下进行,争取早日能够摆脱手杖,独立行走,然后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病情允许要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
床边康复都包括什么?为什么床边康复很重要?
一、床边康复包括的内容1. 肢体功能训练:
- 被动运动: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例如,对于偏瘫患者,可对患侧上肢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对患侧下肢进行髋、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
- 主动运动: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肢体运动,如床上翻身、坐起、抬腿等。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2. 呼吸功能训练:
- 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缓慢而深沉的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功能。患者可以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放松全身,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
- 咳嗽训练:对于长期卧床或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咳嗽训练非常重要。康复治疗师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例如,患者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在吸气末屏气片刻,接着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3. 吞咽功能训练:
- 口腔运动训练:针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肌肉的训练,如舌部运动、口唇运动等。可以让患者伸出舌头,左右摆动、上下伸缩,锻炼舌部的灵活性;还可以让患者做抿嘴、鼓腮等动作,增强口唇的力量。
- 吞咽姿势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吞咽时的头部和身体姿势,以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咽部。例如,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让其采取低头吞咽或侧头吞咽的姿势,减少误吸的风险。
4. 心理康复:
- 心理疏导: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康复治疗师和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鼓励和支持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 认知训练: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如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玩游戏、做拼图、记忆数字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二、床边康复的重要性
1. 促进疾病康复:
-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例如,对于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床边康复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通过定期翻身、肢体活动、呼吸训练等措施,可以保持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 提高生活质量:
- 床边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吞咽功能训练,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避免长期依赖鼻饲或胃管;通过肢体功能训练,患者可以独立完成穿衣、洗漱、如厕等日常活动。
- 心理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3. 节约医疗资源:
- 床边康复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出院后可以减少对医疗资源的依赖,降低医疗成本。
- 床边康复可以提高医院的病床周转率,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