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有发展前景吗?
2021年7月21日,众多人的男神——王力宏在抖音上做起了直播首秀。巨大的直播带货市场空间是吸引明星进行直播的主要原因,而明星明星直播带货自带“光环”,具有先天优势,同时直播带货能够为其带来可观的收入。
大众男神王力宏直播卖课
2021年7月12日,众多人的男神——王力宏在抖音上做起了直播首秀,不过王力宏此次直播首秀并非是和网友分享日常,而是直播带货,售卖自己的唱歌教程和方文山的作词课程。随后,有关王力宏直播带货的话题纷纷登上热搜榜。
直播带货市场空间大
如今,“直播带货”一词已经家喻户晓,明星带货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王力宏加入到直播带货大队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中国直播带货市场空间巨大。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6.17亿人,市场规模更是高达万亿元。
明星直播带货自带“光环”
像王力宏这样的大众男神明星在直播带货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粉丝效应便能为明星带货带来可观的销量。另一方面,明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不是粉丝的人群也会因其“知名”而进入到直播间,直播观看人数普遍较多。而直播带货本身具备较短的购物转化路径,外加一些“秒杀”、“独家”、“赠品”等营销手段,便能迅速斩获无数的订单量。
在王力宏此次直播中,王力宏打造“只要销量超过3000份,就直播剃胡须”的独家营销手段刺激销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王力宏在这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直播带货时间观看人数达到1230.87万人次,卖出了728套课程,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23.69万元。
明星直播带货收入可观
而明星直播带货本自带“光环”,其坑位费和佣金提成可观度自然不在话下。直播带货模式下收入一般分为坑位费和佣金提成两部分,坑位费类似广告收入,为一个产品固定支付的金额,通常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而佣金抽成则是基于成交额提取一定比例佣金的CPS模式,头部KOL的佣金率(常规品类)通常可达20-30%,在擅长的品类佣金率更可高达30%-50%。品牌主和MCN确定坑位费和佣金之后,平台从佣金中收取服务费,余下部分MCN与主播继续分佣。
此次王力宏直播带货,初步估计光是坑位费就十分客观,外加佣金提成,一场不到一小时的直播带货收入便达到了几十万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直播带货有前景吗?待遇如何?需要考证吗?
直播带货的很有前景。现在直播电商产业风生水起,直播带货成了热门职业,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一块只会越来越热。即使我们从经验常识出发,也能知道这一点。另外我从网上查了下相关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 据公开资料,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大,新媒体、社群、视频等方向的人才需求增长非常迅猛。 到2025年,人才缺口约在4000万人左右。加强实操性教学,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是 电商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需求,“直播销售员”成为了一种刚需。 未来五年,互联网营销师是最挣钱的十大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薪酬会更高。公开的数据显示,当前直播主播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5000元。而像李佳琪、薇娅等头部直播销售员的收入如何看待带货主播这个职业?该职业未来的前景如何?
我个人并不看好带货主播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带货主播本身就没有太强的职业素质,带货主播只不过是特定经济情况下的产物而已。当一个人想从事直播带货的时候,这个人大概率赚不到什么钱。虽然我们总会把薇娅和李佳琦放到嘴边,但真正能做到这种规模的人屈指可数。
一、带货主播这个职业非常不稳定。
带货主播本身属于互联网类别的自媒体岗位,很多大货主播是全职主播,这就意味着他们本身就是自由从业人员。对那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来说,他们会尝试从事带货主播这个职业,但多数人坚持不到最后。这个工作虽然听起来非常好,但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同时也非常不稳定。
二、带货主播的发展前景并不好。
在现实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互联网工作,有些人也会把带货主播当成自己的职场目标。然而事实上:直播带货行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直播行业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的实体经济会越来越差。直播带货并不会有利于经济发展,反而是经济发展陷入瓶颈的标准,所以带货主播的发展前景一点都不好。
三、更多的人需要看到带货主播的真实情况。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互联网的话,这个人可能会认为在后主播是非常赚钱的职业。但当大家都想通过直播带货来赚钱的时候,这本身就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到了红海阶段。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踏踏实实从事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是更好的选择,我们也没有必要总是用幸存者偏差来评估一个职业的发展前景,直播带货行业根本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
直播带货的前景怎么样?
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直播带货是很有前景的。
从近期央视主持人变身主播带货,到广交会改为在线举办,地方官员为农村直播带货,都可以看到官方入场直播电商的痕迹,这可以说明中国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且比较火爆的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提振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随着入局直播电商的行业越来越多,如汽车、房地产等均在这段时间开始直播带货,会让直播电商行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有数据显示,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会比2019年翻一番,达到9610亿元,足以说明直播带货前景可观。
电商直播行业的前景和未来
直播电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丽人丽妆(605136)、壹网壹创(300792)、若羽臣(003010)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商直播的用户规模、中国电商直播购买用户、中国电商直播的用户渗透率
1、“种草”成为电商服务的重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包括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在内的营销场景日益丰富,品牌所能面对的消费市场变得更为广阔。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多元化,从之前找寻购买渠道,到如今的搜索种草好物,各电商平台开始为了增加消费者户的粘性以及拓展消费市场做出改变,即给消费者“种草”。如今兴起的垂直电商、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内容电商解决了消费者“买什么”的难点,博主们亲自体验各种品牌产品,与观看者分享产品,增加与粉丝的交互体验感。
图表1:中国电商服务重点的变化
抖音和小红书为代表的直播电商是近年来最受大众欢迎的新型电商模式,商家的产品通过博主和明星的现场直播进行营销,或是录短视频写测评给消费者种草,最后消费者在平台直接参与购买。
许多消费者在深受大多数商家的“夸大其词”的广告欺骗后,开始逐渐信任其他同为消费者的“分享者”和“直播达人”。当有其他用户分享了自己购买的好物并且发送到网上与其他消费者一同分享用户体验时,这部分“试验者”的话更容易让大家信任。这种“种草”或“拔草”的分享早在几年前的微博和B站已经出现,这些博主都会定期更新自己的视频或者图文分享近期发现的好产品或是“踩雷”的商品,这些说实话,爱分享的博主们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
图表2:中国直播电商的特点概述
模式代表电商特点优势劣势
直播电商抖音、小红书、快手解决了消费者“买什么的”难点,采用内容+电商的模式,具有内容导购平台属性。内容专业性、可读性、分享性较高,还有专人的测评也利于消费者更加直观的去选择产品。内容电商领域有现象级网红,但是缺乏现象级品牌、平台级品牌,更没有标准,有可能会出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直播电商服务历经4年发展迅速,多家电商布局直播平台
直播带货从2016年在淘宝平台被创立后,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平台炙手可热的销售手法之一,得益于消费者需求及流媒体形态的改变,直播在时代的风口中快速增长,成为一个年轻却备受关注的业态。
疫情期间,与线下的冷清形成对比的,是人潮涌动的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从传统网红到明星、草根商家们纷纷赤膊上阵,在镜头前滔滔不绝地说服观众购买商品。在直播带货的各项优势以及在疫情的推动下,直播带货普及率在2020年火爆增长。
图表3:中国直播电商发展历程
如今火爆的直播带货,具有内容电商的特性,且直播间场景中的主播互动具备社交电商的优势,叠加效应下,直播电商呈现出内容和体验双升级的业态特征。多家平台纷纷加入直播电商赛道,争夺更多潜力消费者。尤其在Z世代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的消费能力正在崛起的时间点,直播带货将成为他们最优先选择的购买渠道。
2020年直播电商全面爆发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主流平台战略加码、竞争白热化带来的平台扶持红利。电商平台全面布局直播,直播平台加速主播生态培育和商业闭环搭建。
《中国直播电商生态白皮书》 图表4:中国主流平台直播电商布局概况
3、直播电商渗透率达39.2%,购买者超过66.2%
疫情期间,与线下的冷清形成对比的,是人潮涌动的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从传统网红到明星、草根商家们纷纷赤膊上阵,在镜头前滔滔不绝地说服观众购买商品。在直播带货的各项优势以及在疫情的推动下,直播带货普及率在2020年火爆增长。
随着疫情期间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直播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兴购物方式。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8亿,较2020年3月增长1.23亿,渗透率为39.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图表5:截止2020年12月vs 截止2020年3月中国电商直播的用户规模情况(单位:亿人,%)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组织的“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的用户观看量均超过千万,电商直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且潜力巨大。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图表6:截止2020年12月中国电商直播购买用户情况(单位:亿人,%)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直播电商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