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 > 正文

词的各种名称,主体是从与 _________关系而言

什么是词与词牌?

就体裁而言,词是广义的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属杂言体,所以又有长短句的别称。
实际上,词也有齐言(七言),并不都是长短句,而句有长短的诗,也不能叫词。词配乐,《诗经》的诗也配乐,汉魏的乐府诗也配乐,所以也不能说配乐的诗就是词。词所配的乐与《诗经》、乐府所配的乐不同,它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一种新兴音乐,称为“燕乐”(“燕”与“宴”通)。“燕乐”传入中原后,也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但其主体是自外传入的“胡乐”,旋律比较复杂。这样,原来整齐的五言、七言的诗,就只能与一部分乐曲相配,而与那些大量结构参差的乐曲,就很难相配,于是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应运而生。词从一开始就是齐言、杂言同步发展的。它要求不同的句数,每句又有不同字数与平仄,用韵上也很严格,用什么韵与何处用韵,都由乐谱规定。据此,倒是“曲子词”这个名词清楚地说明了词体的性质,表明了词与曲的关系。之所以又称为“曲”或“杂曲”,是单就音乐而言。
词的名称,历史上还有称为“乐府”的,如苏东坡词最早的刻本就叫《东坡乐府》。又有称为“乐章”的,如柳永的词集称《柳公乐章五本》。还有“琴趣”(如《山谷琴趣三卷》)、“语业”(如《西樵语业一卷》)、“歌曲”(如《临川先生歌曲一卷》)、“别调”(如《后村别调一卷》)等异名。此外,宋人还有称词为“诗余”的,一般认为这是把词作为诗的余绪,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但这种称呼却是存在的。
词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从“一代文学”的角度看,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所谓词牌,本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就是词牌,一般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姜白石的自度曲《扬州慢》,就是抒发作者对劫后扬州的黍离之悲的。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调名称和词的内容不一定联系,而且大多数词都已不再配乐歌唱,所以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定式,即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标异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为其别名。又有“调异名同”的,即数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正调,与作为《菩萨蛮》别名的《子夜歌》完全不同。还有“调异句同”的,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共二十七字,均押平声韵,但其平仄却不尽相同,不能视为同调。此外,还有“一调数体”即“调同句异”的现象,如《念奴娇》,在《词律》中把辛弃疾的“书东流村壁”作为“《念奴娇》正格”,列在前头,而把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作为“别格(异体)”,列在后面。
词调还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填词名牌》规定:“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又如《汉语诗律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六十二字以内的小令”,“第二类是六十三字以外的慢词”。
又因分段的关系,还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词的一段叫一片或阕,不分段的叫单调,如《如梦令》,前后两片的是双调,如《念奴娇》,两片之间空一字。三叠印分3段,如《兰陵王》。四叠即分为4段,只有《莺啼序》、《胜州令》二调。双调最常见,通常上、下片字数相等或相近,平仄也大致相同。上、下片字数、平仄不尽相同的,下片的头一句叫“换头”或“过遍”(“过片”)。
词调因音乐节拍不同而分为令、引、近、慢四类。它们和字数多少无必然联系,但在字数上仍有大致的区别。即:令词一般字数较少,近词和引词一般都长于小令而较慢词为短。慢词大多是长调,如《卜算子》,是慢词中最短的,还有89字。这只是大略而言,并不是绝对的。以令词来说,《胜州令》就有四叠,长达215字。
有时调名以下写出词题或小序。如毛泽东的二首《沁园春》,一标“长沙”,一标“雪”,这就是词题,表示分别咏“长沙”和“雪”的。

诗歌有哪些常识?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歌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被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做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时四言诗已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40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56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的。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20个字,七绝共28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抒情性。这是诗歌和科学、政治、哲学以及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区别,因为诗歌较其他文体的感情更强烈,激情更突出。这一特点,在抒情诗中尤为明显,古人讲“诗言志”、“诗缘情”就是这个道理。
二、形象性。诗歌的形象非常鲜明,它可以使读者产生多种联想。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等,在表现忧愁的感情时,用了形象的语言,选择的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更具有感染力。
三、音乐性。诗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可以谱曲,曲可以填词。诗歌要讲究音韵、节奏,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诗应当易记易懂易唱,要有节奏,押大致相同的韵。诗歌常常是供人朗诵的,因而语言上要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四、概括性。诗歌要求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生活,它是调动人们想象力的艺术。它用字较少,内涵很多,有举一反三、片言而明百意的作用。
诗歌是在文学艺术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文体,除以上特征外,它还有分行排列、跳跃性、想象性等特点。
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兴、比、赋”是古代诗歌里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兴”者,“起”也,即触景生情、因事寄兴的意思,也就是作者将内心的思想情绪,在外界的启发下,抒发出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关雎和鸣联想到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比”也就是比喻的意思。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官仓老鼠大如斗”等。
“赋”有人理解为“直言”的意思,也就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也可以理解为是用各式各样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去描写的意思。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对女主人公罗敷从头到脚的穿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写了老人、青年人、耕田的、锄地的看到她的美貌后的各种神态举止,尽管诗中没有直接去写罗敷如何美,如何迷人,但诗中用“赋”的办法,使读者对罗敷有了完整、深刻的印象。可见“赋”也是陈述铺叙的意思,这种手法,后来成为“汉赋”这种文体的主要表现手法。
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行旅诗、闺怨诗及送别诗等。
抒情诗
抒情诗为诗歌类别之一,通过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是最能体现诗歌特性的一种诗体。它是我国诗歌传统的主流,也是西方近代以来诗歌的典型类别。抒情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描写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来展示他的内心世界,抒发他对外界事物的审美感情;它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以主观表现为主,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服从于主观内心世界的表现;它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既真挚自然,富于个性,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例如:郭沫若的《炉中煤》、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抒情诗。
叙事诗
叙事诗为诗歌类别之一,是通过刻画人物、叙述生活事件来抒发情感的一种诗体。叙事诗中虽然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它的情节单纯简练,只侧重人物和事件的典型方面。叙事诗所有的叙述又都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通常以抒情方式来表现对象,将抒情与叙事有机地融为一体。
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琵琶行》等。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今)体诗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产生年代较早,每篇不拘句数,不求对仗、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的古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诸体,以五、七言为主。后世用这种诗体写成的作品也称为“古体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而唐代李白的《行路难》是七言中杂五言。
近体诗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近体诗每篇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限定八句,绝句限定四句。
如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渭城曲》、杜甫的《春望》等。
格律诗
格律诗是一种严格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创作的诗体。它对诗的节、行和字的数目、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我国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等都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因人们在诗歌创作中对这一体裁的形式特点认识日益深化,从而通过长时期的探索而成熟、定型的,因而中外格律诗一般都具有和谐统一、寓变化于严整的审美特点,代表了古典诗歌形式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严格的格律限制了创作自由,不仅使许多内容难以表现,而且有限的格律也易于导向风格的雷同,故逐渐显现形式刻板、束缚思想之弊。
如刘禹锡的《竹枝涧》、子谦的《石灰岭》、文天祥的《扬子江》等等。
歌行体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实已为新声。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怀古诗
怀古诗的内容一般多为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联系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涛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借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物诗
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贺知章的《咏柳》,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把杨柳比喻为婀娜多姿的美人,衬托出初春稚柳的美丽。
山水田园诗
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如王维的《鸟鸣涧》,诗中通过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边塞诗
先秦时期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到了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代表作有:高适的《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及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
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杜甫的《旅夜书怀》都属于行旅诗,王昌龄的《闺怨》与李商隐的《为有》则是闺怨诗的典型代表。
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发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送别诗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表达了人们依依惜别之情。另外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
四言诗
四言诗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基本上属四言体。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主。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是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都是四言诗。春秋之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三国时的曹操父子,东晋的陶渊明等。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仍吟诵不绝。
五言诗
五言诗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国风·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多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另外,由四言变为五言,使句子在语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个句子可以容纳主语、谓语或主语、谓语、宾语同时出现,从而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历史上的诗作总量,以五言诗为最多。唐人写有大量的五言古风及五言律绝,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五言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式,间或有首句入韵的。五言古风多是一韵到底,甚少换韵,这与五言律绝相似。
六言诗
六言诗也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只是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不太流行。六言诗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后代诗人也偶尔写过六言四句的短诗,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七言诗
七言诗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民间歌谣。汉、魏之际七言诗极少,南北朝至隋代渐有发展,到了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杂言诗
杂言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各句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杂言诗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时还夹用少数散文句式。如汉乐府“铙歌十八曲”和“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后世文人写作古题乐府,以及由古乐府体变化而来的长篇歌行体,一般都采用杂言体形式。如李白的《襄阳歌》,杜甫的《兵车行》等。
无题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有以“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做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始于唐代,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最为有名,后人作诗也常常沿用此题。
自由体诗
自由体诗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格律诗的新诗体。它包括狭义的自由诗、民歌体诗和散文诗等,与格律诗的主要区别是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
在我国,自由诗指的是“五四”以来文人创作的白话诗,它受外国近代诗的影响较大,主要特点是: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等方面都很自由;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不受约束;注重创新,语言通俗。
民歌体诗指人民创作的新民歌和诗人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新诗,这类诗感情真挚朴素,形式短小精悍,语言自然诙谐,风格朴实清新,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散文诗是将诗的特点与散文的自由形式熔于一炉的新诗体,它既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又有散文的自由和灵活,篇幅短小,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散文诗与格律诗不同,也与自由诗有别,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歌作品。散文诗顾名思义,介于散文与诗之间。从形式上看,它是散文,一般不用分行,也很少押韵;从内容上看,它又是诗,讲究意境,富于感情,饱含哲理。鲁迅的《野草》、屠格涅夫的《爱之路》等,均是散文诗的名篇。
唐宋词概说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构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扬亢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的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婉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词调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8字以至10字以上的长句,交错迭出。
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是婉约与豪放。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使宋诃显示出两种不同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使宋代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
宋代词坛
宋代词坛可谓列岳峥嵘、百花竞艳。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及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及大臣冯延巳的词风深深影响着北宋词坛。特别是李煜入宋以后的作品,摆脱了词在花间月下曼声吟唱的传统风格,而成为可以自由言怀述志的新词体,在艺术手法上,对后代豪放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人称李煜是“词中之帝”,所以李煜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如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以至晏几道、柳永等,柳永则是当时进一步发展词体的重要代表。他长期落魄江湖,因此在他的歌词中更能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他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了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词的新风潮。
北宋中期苏轼的登场,词坛上耸峙起气象万千的巨岳。他倡导豪放词风,使词的境界大为拓展,成为“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苏门弟子及追随者秦观、黄庭坚、贺铸等虽与苏轼的词风不尽相同,但都能各自开辟蹊径,卓然成家,在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凌婉约词之顶巅。周邦彦与柳永并称“周柳”,主要是指他们在词中的情意缠绵;与南宋姜夔并称“周姜”,则主要指他们对音律的精审,故也有称周姜为格律派的。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及柳永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是很有见地的。李清照生当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与李煜相提并论,确也当之无愧。
南宋以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宋金抗争到元人灭宋,爱国歌声始终回荡词坛,悲壮慷慨之调,应运发展,把豪放词风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张元干、向子諲、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文天祥等,如连峰叠嶂,峥嵘绵亘。其中以辛弃疾的成就为最高,他一生有词600多首,其中有抒写抗金和恢复中原的宏愿、壮志被抑的悲愤、对苟安投降派的批判,电有对自然风景、田园风光的赞美,深挚情意的低诉;风格以雄深雅健、激昂慷慨为主,也有潇洒超逸、清丽妩媚的。辛弃疾在宋代词人中的作品最为丰富,历来与北宋苏轼并称“苏辛”,两人的词风也各有特色。金末元好问词为北国之冠,足与两宋词家媲美。在艺术上他学习“苏辛”,而又广泛吸取各家之长,兼有豪放、婉约等多种风格。可作为宋、金时代词艺发展的终结者。
元曲概说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元曲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糅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有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锋芒,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时弊,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对世人的影响深远,也代表着元曲的精华,展现了元曲独有的魅力。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将在后文的相关章节中加以介绍。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

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首先,宋词元曲都是一种曲词形式,可略比作现代的歌词。
他们的区别,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
词大致可分小令、中调和长调。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从内容而言,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
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而在元代这个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的年代,元曲是作为表达不满情绪,抨击社会黑暗的手段而存在的。内容表现上更为辛辣直接。
当然,他们年代的不同也是区别之一。
以下是宋词和元曲的介绍,供参考。
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宋词比写得较放宽。
2.他们所在年代的不同,宋词是宋代,元曲是元代。
3.宋词有词牌,元曲却没有。
4.宋词唱起来主题集中,相对独立,一唱到底,抒情性较强,元曲唱起来有情节,叙事性较强
宋词比较讲究文学水平,例如押韵之类的,没有文学基础的一般人较难理解。但元曲较为普遍,甚至是编故事,容易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宋词千古流传,上了课本,而元曲只会在一些音乐术上出现,配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词与曲同为调牌体文体,词不仅有宋词,还有唐五代词、金元词、明词、清词、民国词。同样,曲也不仅有元曲,还有明曲、清曲、民国曲。
所谓调牌体,简单理解就是要按照曲调名来创作,词有词牌,曲有曲牌。词牌如念奴娇、声声慢等。曲牌有不少与词牌相同,但也有不少与词不同。调牌规定了音乐、用韵,每句字数等等。词和曲最初都是能唱的,不过后来词乐失传,词就成了纯粹的案头文体。
曲又分成散曲与剧曲,现在大家印象里和词差不多的是散曲,按照我师祖任半塘先生的标准来区分,有科白的是剧曲,无科白的是散曲。
一般认为词是源自隋唐燕乐,曲的渊源基本有四:诗、词、诸宫调、赚词。词曲同源,曲乃词之兄弟,而非子孙。
曲与词的主要差别在于词不能用衬字,词谱规定一片是多少字,就是多少字,而曲可以大量自由地使用衬字。如关汉卿的名作《一枝花·不伏老》中“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__一粒铜豌豆”中“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__一粒”都是衬字,是曲谱上没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
第二,曲与词用韵不同,曲可平仄通押,可重韵,词二者皆不可。二者所据声韵系统也不同。
第三,曲不忌俗字,我你、我、这厢、那厢等等,词则不可。不过曲自明后期开始雅化,逐渐接近于词。
另外,半塘先生认为词可抒情、写景而不可记事,曲三者皆可。词的情调宜悲不宜喜,曲则皆可。词可雅不可俗,曲二者皆可。词宜庄不宜谐,曲则皆可。
词曲之辨是个大问题,不过大体如此。二者在古代皆为俗文学,比诗的地位低了许多,但在今天看来皆为中华文学之瑰宝。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
产生并兴盛的时代不同。宋词形成于南北朝,产生在晚唐,兴盛于宋代。元曲产生于秦汉,留传且兴盛于元明时代。
艺术形式不同。宋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词牌与曲牌有区别。如《念奴娇》、《卜算子》是词牌;《天香引》、《天净沙》就属于曲牌。当然也有些曲牌也见于词牌。相对而言,词句用字字数要求比较严格,同一词牌相同位置句子的字数无差别或差别不大,且很少使用“衬字”,而曲句正好相反,可以大量加入衬字,往往原本三五字的句子,可以扩展到十数字。
文字用韵上有所不同。词的用韵依然沿用诗韵,有平上去入之分,而曲的用韵,采用的是十三辙的中原音韵,没有入声韵。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
一、韵书不同
1、宋词采用【词林正韵】。
2、而元曲采用【中原音韵】。
二、语言体系不同
1、宋词属中古音语系,二元四声三韵。即平声韵,仄声韵和入声韵。
2、元曲属近古音语系,分为平声,上声和去声。入声被摊派。
三、韵部搭配
1、宋词是允许不同韵部集中在同一首词中。如【虞美人】。
2、元曲是不允许的。
四、同韵部平仄混押
1、宋词只有极少数词,如【西江月】。
2、元曲是普遍情况。皆一韵到底,不许变韵部。
五、韵位疏密
1、宋词是有疏有密。
2、元曲大多是密韵化。
六、活韵
1、宋词基本上无活韵。
2、元曲的活韵较多。如平,上变化,平,上,去变化。
七、布韵
1、宋词不可以,只能按词谱规定。
2、元曲小令可以根据个人的配韵水平,对句中的活韵作不同处理。
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宋词和元曲区别如下: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3.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关于衬托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衬托的诗句
关于衬托的诗句 1. 关于烘托的诗句
一、冷暖相衬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山岩震动,清泉叮咚,深林战栗,峰峦抖动.乌云滚滚,雨点将落;水面蒙蒙,烟雾缭绕.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峰峦崩裂,大地摇动.作者极力铺陈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响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勾画出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而天门一打开,景象就为之一变,天空青色透明,一望无际,太阳月亮一齐大放光明,金楼银台悬空而起,真是光辉灿烂,耀眼夺目,一片暖亮色调.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二、动静相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照”“流”“喧”“动”四个动词,描绘了山间清新自然、明丽如画的动态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黑影,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轻轻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竹林中笑语喧哗,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水面上莲叶摇动,是渔船顺流而下.然而这样的动景给人的感觉却是清幽宁静,超尘绝俗.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物,变得更静,即所谓“动中之静尤显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这全赖于衬托的作用.
三、乐哀相衬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凯旋,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战功;另一幅是如花的宫女,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诗人用浓笔重墨极力渲染越国军队的胜利姿态及王宫的繁华、欢乐.末句顺带一笔,引入眼前凄凉之景.前三句乐景为末句哀景蓄势,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让人顿生人事变换、古今盛衰之感慨.正应了清人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四、大小相衬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远处、近处,天上、地下,空间被无限扩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叶扁舟显得何等渺小,置身于其中的诗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阔大的环境作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沧海一粟,两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惆怅.
五、声寂相衬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一煞】)
深秋,黄昏,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阻隔了莺莺的视线.莺莺送别张生,张生已走,夕阳古道上原来的窃窃私语、依依情话,现在已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原本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鸣之声却不见马上之人,莺莺的心情何等悲苦凄怆!“有声”与“无声”相互映衬,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2. 含有衬托的句子
夏日午后,郁热难当,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
2、
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个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大家都认为是夸张.我认为不是夸张,而是人在夏日午后,走在郁热难当,人潮滚滚的大街上的一种感觉.
我们都知道,夸张,是特意对某些事物的形象、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即“言过其实”例如:
a:人不走运,喝口凉水都塞牙缝.
b:巴掌大的山坡地,能种多少粮食.
C:方墩太太,带着一太平水桶的泪来给李家洒地.
这些夸张句妙在“不是真实,却胜似真实”.它把所描述的事物直接夸大或缩小,不在句中加如:“仿佛”“好象”“似乎”一类的引导词.再如夸张的成语:震耳欲聋, 天翻地覆, 摩肩接踵,大海捞针、气吞山河, 壮志凌云,怒发冲冠,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这些采用夸张手法的成语也是直接对所描述的事物作“言过其实”地夸大或缩小.也不加“似”“如”之类的引导字.这样就是让夸张句给读者以“不是真实,却胜似真实”的感觉.因此,第一句应是人身处其中的一种热,嘈杂的感觉,而不是夸张.就像第二句,看到桂林山险,感觉好像桂林山要在倒下来一样.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参上说这个句子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认为不妥.理由是这个句子它不符合比喻句的句式.比喻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或情景来矿比另一种事物或清静的修辞方法,它的句式如:
A像B,危崖像一个怪兽的头颅;
A是B,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张开着要把我捕捉;
A的B,荒芜的心田里只是误会的蔓草;
A—B,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A B,山顶摘星当花瓣,云雾纱巾缠满身.
我认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映衬里的衬托.理由是,映衬是把两个相关的事物(或意思)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说,让它们衬托、对比而相得益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分衬托和对衬.衬托是把相关或相对的两个事物(或意思)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烘托主要的,让主要的更鲜明突出.
3. 关于衬托的诗句是什么
一、冷暖相衬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山岩震动,清泉叮咚,深林战栗,峰峦抖动。乌云滚滚,雨点将落;水面蒙蒙,烟雾缭绕。
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峰峦崩裂,大地摇动。作者极力铺陈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响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勾画出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而天门一打开,景象就为之一变,天空青色透明,一望无际,太阳月亮一齐大放光明,金楼银台悬空而起,真是光辉灿烂,耀眼夺目,一片暖亮色调。
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二、动静相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照”“流”“喧”“动”四个动词,描绘了山间清新自然、明丽如画的动态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黑影,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轻轻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
竹林中笑语喧哗,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水面上莲叶摇动,是渔船顺流而下。然而这样的动景给人的感觉却是清幽宁静,超尘绝俗。
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物,变得更静,即所谓“动中之静尤显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这全赖于衬托的作用。 三、乐哀相衬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凯旋,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战功;另一幅是如花的宫女,在宫殿里恣情欢乐。
诗人用浓笔重墨极力渲染越国军队的胜利姿态及王宫的繁华、欢乐。末句顺带一笔,引入眼前凄凉之景。
前三句乐景为末句哀景蓄势,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让人顿生人事变换、古今盛衰之感慨。正应了清人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四、大小相衬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远处、近处,天上、地下,空间被无限扩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叶扁舟显得何等渺小,置身于其中的诗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阔大的环境作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沧海一粟,两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惆怅。 五、声寂相衬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一煞】) 深秋,黄昏,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阻隔了莺莺的视线。莺莺送别张生,张生已走,夕阳古道上原来的窃窃私语、依依情话,现在已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原本就破碎的心。
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鸣之声却不见马上之人,莺莺的心情何等悲苦凄怆!“有声”与“无声”相互映衬,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六、收放相衬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长亭送别》【耍孩儿】) 前两句说纵然马上就要相别千里,姑且在聚合时再饮一杯送行吧,是由上文的极度悲哀转向无可奈何的宽慰之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此意;后三句说,哪里还要饮什么送别的酒啊,酒没饮,心早已如痴如醉了,眼泪流尽继之以血,心却如死灰,由前面的暂时宽慰又转到痛不欲生的悲哀,可以看出,前两句是后三句的蓄势,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收得越紧,放得就越开,如此,把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肝肠欲断。
七、正反相衬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诗人写蜀道难行,先从正面着手,上面突兀而立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下面曲折回环的河川,冲波激浪。然后宕开一笔,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千里翱翔的黄鹤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缘,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正反结合,极力状写蜀道的难行。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 诗人说: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果真如此吗?细想:尽管诗人名满天下,但他一生最大的憾事就是不能以官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本志。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上句的“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的“官”,才是正意所在:休官原因不是老病,而是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胸中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只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八、明暗相衬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白居易《琵琶行》) 主客忘归不发,为何?——“忽闻琵琶声”。秋江月夜的萧瑟。
4. 谁有采用烘托手法的古诗啊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
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
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
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
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
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

相关文章:

  • 中国式巴黎奥运会浪漫诗词有哪些2024-08-19
  • 运动神经元的日常生活常识2023-11-15
  •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赛在两位理工科才女之间展开,比赛 中用到了抢答器。其原2023-07-21
  • 求解答,运动稿怎么写?诗歌形式2022-11-13
  • 购买成人用品要如何选择,性趣用品的一些常识有人了解吗?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