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在压铸机上是怎么安装的
在模具工程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把带有平衡柱的转子叠装放入动模型腔。一旦动模和定模发生合模现象的时候,这时候模具内部的补偿液压缸就会自动减压,方便转子叠装顺利进入动模型腔前端。
在合模完成之后,补偿液压缸则会自动加压,而补偿液压缸两侧以及底部的斜滑块则会起到关键作用,帮助电机内的转子实现叠装。
这时候的转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起来,减少转子的叠装时间,缩短工作时间。
扩展资料
1、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的是点浇口的面积大小,这个面积必须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最确切的结果才能得以继续。
2、压铸材料、压铸机、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
3、压铸充填型腔的过程就是取得压力,速度,温度和时间的动平衡的过程。这些过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必须取得平衡才能取得完美的铸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铸模具
谁有压铸机的组装图和压铸过程图解呀?
各种规格的冷室压铸机的动作程序根据不同的要求,可能不完全一致,但所要完成的工艺内容即基本程序是相同的,根据其工作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可绘制成如下工作循环图。
压铸工作循环图
一、锁模过程:
冷室压铸机的循环周期一般以关门开始计算。关门后,抽芯插入(选择锁模前方式),接着锁模液压缸和双曲肘放大机构开始工作,使模具首先以锁模压力快速进行闭合,当动模与定模快要接近时,锁模机构的系统压力换成低压、慢速。在确认型腔无异物且嵌件无松动后,再切换成高压将模具锁紧,紧接着抽芯插入(选择锁模后方式)。
二、压射过程:
确认模具达到所要求的锁紧程度后,同时系统对储能器进行储能,自动给汤机给汤(或人工给汤);接着压射系统依次按慢压射(即一速压射)、快压射(即一快、二快压射)和增压四级压射运动过程将合金液压射进模具型腔内,直至射料时间完成。
三、开模过程:
当模具内铸件冷却至开模时间完成时,按照PLC设定的程序,抽芯出(选择锁模后方式),然后开模,开模时合开模系统依次按慢速、快速、慢速运动,防止开模时压力太大损坏模具及产品,同时压射锤头跟出(选择锤头跟出),前安全门自动打开(或手动),接着抽芯出(选择锁模前方式)。
四、顶出和取件:
当开模到位后,顶出机构顶出铸件,取件机械手到位,机械手夹持铸件回位并进行铸件取出确认(或人工取件)。顶针回位后锤头回,同时系统对储能器进行储能;喷雾机自动向模腔内喷射脱模剂(也可用人工喷雾),同时锤头润滑装置向锤头喷涂润滑油,机门由气动装置自动关闭(或人工),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压铸模具如何组装和拆分
打开模具,取出成品的面,称之为分模面。分模面为模具设计的第一步。英文叫parting line(简称PL线或PL面)。 一﹑选择分模面的一般原则 1)为了便于开模,分模面一般要使成品在开模时留在公模上,避免黏母模﹐但要注意是否会影响到外观。 2) 有利于排气。 3)有利于防止溢料。 4)有利于加工,强度的考量。 二﹑分模面有插破与靠破组成下面有几点注意事项: 1)能用靠破的情况下不用插破。 2)在用到插破时一定要做斜度。 3)遵循选择分模面的一般原则。 现在我们加工模具,一般客户会提供已设计好的3D图,如何把它拆分成前后模是能否顺利加工出成品的关键所在,掌握一定的拆分方法对刚开始接触MASTE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压铸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压铸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 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关于铝合金压铸制作,你了解多少?
铝合金压铸类产品主要用于电子、汽车、电机、家电和一些通讯行业等,一些高性能、高精度、高韧性的优质铝合金产品也被用于大型飞机、船舶等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主要的用途还是在一些器械的零件上。压铸的发展史众说纷纭,根据有关文章的记载,最初出现的是压铸铅。在1822年,威廉姆·乔奇(Willam Church)就制造了一台日产1.2~2万的铅字的铸造机。而在二十几年后, 斯图吉斯(J.J.Sturgiss)设计并造成了第一台手动活塞式 热室压铸机,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1885年,默根瑟勒研究了以前的专利,发明了印字压铸机。到19世纪60年代用于锌合金压铸零件生产。压铸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还只是上世纪初。1905年多勒(H.H.Doehler)研制成功用于工业生产的压铸机、压铸锌、锡、铜合金铸件。随后瓦格纳(Wagner)设计了鹅颈式气压压铸机,用于生产铝合金压铸件。
1、铝材磷化,通过采用SEM, XRD、电位一时间曲线、膜重变化等方法详细研究了促进剂、氟化物、Mn2+、 Ni2+、 Zn2+、PO4和Fe2+等对铝材磷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硝酸胍具有水溶性好、用量低、快速成膜的特点,是铝材磷化的有效促进剂。氟化物可促进成膜,增加膜重,细化 晶粒;Mn2+、Ni2+能明显细化晶粒,使磷化膜均匀、致密并可以改善磷化膜外观;Zn2+浓度较低时,不能成膜或成膜差,随着Zn2+浓度增加,膜重增加;PO4含量对磷化膜重影响较大,提高PO4。含量使磷化膜重增加。
2、铝的碱性电解抛光工艺,进行了碱性抛光溶液体系的研究,比较了缓蚀剂、粘度剂等对抛光效果的影响,成功获得了抛光效果很好的碱性溶液体系,并首次得到了能降低操作温度、延长溶液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改善抛光效果的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适当添加剂能产生好的抛光效果。探索性实验还发现: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直流恒压电解抛光后,铝材表面反射率可以达到90%,但由于实验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了采用直流脉冲电解抛光法在碱性条件下抛光铝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解抛光法可以达到直流恒压电解抛光的整平效果,但其整平速度较慢。
3、铝及铝合金环保型化学抛光,确定开发以磷酸一硫酸为基液的环保型化学抛光新技术,该技术要实现NOx的零排放且克服以往类似技术存在的质量缺陷。新技术的关键是在基液中添加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来替代硝酸。为此首先需要对铝的三酸化学抛光过程进行分析,尤其要重点研究硝酸的作用。硝酸在铝化学抛光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点腐蚀,提高抛光亮度。结合在单纯磷酸一硫酸中的化学抛光试验,认为在磷酸一硫酸中添加的特殊物质应能够抑制点腐蚀、减缓全面腐蚀,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整平和光亮效果
4、铝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强化处理,铝及其合金在中性体系中阳极氧化沉积形成类陶瓷非晶态复合转 化膜的工艺、性能、形貌、成分和结构,初步探讨了膜层的成膜过程和机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体系中,控制成膜促进剂浓度为2.5~3.0g/l, 络合成膜剂浓度为1.5~3.0g/l,Na_2WO_4浓度为0.5~0.8g/l,峰值电流密度为6~12A/dm~2,弱搅拌,可以获得完整均匀、光泽性好的灰色系列无机非金属膜层。该膜层厚度为 5~10μm,显微硬度为300~540HV,耐蚀性优异。该中性体系对铝合金有较好的适应性,防锈铝、锻铝等多种系列铝合金上都能较好地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