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两会”9大热门文旅提案,窥探行业变革趋势
文章来源:执惠全国“两会”开幕,部分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已露“真容”,其中亦有不少涉及文旅产业的内容。执惠通过初步整理发现,有9份重要提案的聚焦点,值得关注,包括不限于乡村旅游、旅游金融、旅行社、数字文旅、非遗旅游、邮轮等,皆为文旅产业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或落点。
以下,我们摘选相关提案的关键内容,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析文旅现状,研判文旅走势。
01
乡村旅游发展的五大核心要素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
1、可在全国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庄,开发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乡村度假村等,加快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亲子教育和自然教育基地、自驾车旅游车营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示范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建设。在文化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启动建设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试验区,有效实现重点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在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化。
2、加大对乡村旅游公路、停车场、旅游咨询中心、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对乡村旅游经营户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进行资金补助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富有吸引力的专题博物馆,加强和改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
3、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及文化和旅游职业院校,鼓励国内知名旅游高等职业学校通过结对帮扶为乡村定制培养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人才。加大各类乡村人才的培训力度,重点对村干部及文化和旅游致富带头人开展系统培训,同时对文化和旅游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以及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等开展培训。未来,还可以考虑在党政干部挂职之外,重点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干部到乡村挂职,以进一步帮助对接市场资源。
执惠观点:在这些建议内容中,已涉及乡村振兴的几个核心要素,财税、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这自然也堪称乡村旅游发展的几个“命门”,这些要素的解决紧要度其实难分前后,彼此间都相互紧密关联影响,互为制约,互为增益,而如果一定要将某个要素前置,土地应该“当仁不让”,作为乡村旅游项目落地的基本生产资料之一,农村土地掣肘已成“痼疾”,对项目持续运营、获取金融支持、投资回报率等都带来影响,影响项目扩容、企业做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
而说到人才,近期国家也有相关政策文件提出对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支持,这对人才紧缺的乡村旅游来说,是积极信号,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带来双向推动力。
同样要看到,乡村振兴学院的设立、既有教育培训体系里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培训的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这有助于为乡村旅游人才供给打下一定基础,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跨界融合型人才进入乡村旅游领域,包括更多“新”人才从城市走向农村,这是一个长期的体系化工程,其中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如何取得循环突破是一大关键。
接下来,乡村旅游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何单个突破,又形成一个有效系统,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但乐观的是更多的政策出台、更多的业内声音关注呼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潮势等带来更多的“倒逼”推进作用。
02
旅企“渡劫”,融资何解?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
1. 建议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红利,助力更多优秀旅游企业冲刺A股IPO;另外,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各金融机构更多地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地方产权交易所以及文交所等平台,为旅游企业量身打造适用的金融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上市比例;
2. 建议国家银保监会等金融管理机构联合出台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专门针对旅游行业的贷款评估体系,让旅游企业可以不依赖于主体信用和企业法人信用,而是主要以特定资产为支撑进行融资,以推动旅游行业的资产证券化;
3. 建议金融机构适当延长对旅游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周期,对于固定资产项目的开发贷款则根据旅游项目的筹备规划安排发放;
4. 建议目前国家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优惠贷款政策扩大至中小微旅游企业,也给予“应延尽延”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中小旅游企业的纯信用贷款额度,并进行针对性创新;同时鼓励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为不具备实体资产的中小型旅游企业提供增信担保,解决中小型旅游企业由于担保抵押品不足产生的融资难问题。
执惠观点:将2020年视为旅企的“渡劫”之年并不为过。营收与利润双双锐减、现金流承压、出售资产“断臂求生”,似乎已成为疫情下的旅游企业众生相,寻求资金支持迫在眉睫。
上述建议算是句句戳中旅企尤其中小旅企融资的“痛点”。
与多数行业相比,旅企融资本就困难。旅游企业尤其是景区类旅企,对自然资源依赖重,“靠天吃饭”的特性,限制了盈利规模与抗风险能力增长。新三板已基本失去了吸引力,但摘牌新三板后,冲刺IPO更是不易,较为单一的业务模式与隐藏的增长瓶颈,使其在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拓展乏力,A股上市旅企屈指可数。2020年末出台的沪深两市退市新规,为上市旅企带来更大压力,西域旅游、大连圣亚已面临退市风险,未来不排除更多旅企“中枪”。
同时,囿于投资体量大、回报周期长、运营要求高等因素,旅企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而当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已无法满足旅企自身的投资发展需求。受限于旅游行业资产确权及持续营收保障等相关原因,许多旅企的信用评级难以达到发债标准,导致资产证券化在旅游行业落地困难
在此背景下,借助政策红利、金融机构支持等,打破旅企融资壁垒,推动优质旅企冲刺A股、地方交易所等平台,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模式创新,也将进一步提高旅企的融资能力与灵活性,有效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但是,知易行难,打铁还需自身硬,旅企融资的模式创新、路径突破,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03
被更多巨头“觊觎”的数字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
1. 搭建数字文旅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智慧文旅全产业链条,深化科技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点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 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企机构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3. 政府提供专项补助等多举措刺激消费,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内循环新增长点。
执惠观点:乍一看网易的掌门人提出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的提案,让人有些好奇。其实从两方面来看,可能会觉得这些建议很正常。
一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数字时代到来。将互联网科技与旅游融合,激活传统文化与线下旅游资源,也逐渐成为文旅行业的一种新趋势。互联网企业所具备的庞大用户量、较完整的用户画像数据等数字资源,以及数字技术能力,对应到旅游业需要的客流转化、智慧运营管理服务等,都是直接助力。景区、目的地城市寻求的智慧化、数字化,已是难逆浪潮。同时,互联网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场景、产业数据进行共融打通,包括对政府数据获取打通的需求;
二是除了能力的智慧化,还需要产品供给的焕新,目标客群在变、需求在变,新场景、新产品、新体验的打造已是迫在眉睫,而诸如网易等互联网公司,有什么?游戏IP、文化内容以及不断打造新内容的能力,这些需要更多的变现转化,形成更长的产业链条,与文旅需求、新技术等的加持,彼此形成了不错的合作空间,诸如游戏IP在主题公园落地为新项目、打造为一个新线下文旅体验项目等,已不鲜见,且会更加明显。
04
城乡互动的乡村文旅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
健全文化旅游资源向生产生活多向赋能布局,构建文旅资源转化利用的“新业态、新通道、新消费、新空间”,把乡村文旅大空间变成大城市的小场景、大线路转换为小通道、大产品转换为小卖场、大数据转换为小网店,孵化电商消费、小众消费、分众消费、订制消费、飞地消费等新形态。
执惠观点:这些建议总结下来关键一点是乡村文旅产品与城市居民消费的打通。其一,城市周边游、微度假需求,以及城乡交通改善等,推动城市居民消费向乡村的外溢,乡村成为承接城市消费的重要区域;其二,城市居民消费有共性,也更显个性化、差异化,乡村的场景、文旅资源等形成乡村休闲度假的共性供给,同时又基于多样化产品提供差异化、小众化的体验。
未来城市居民的乡村文旅消费,在一个综合型目的地模式基础上,会有分层消费,目标受众的差异化、个性化,意味着乡村文旅产品的供给既是综合长链条的,也需要对更多资源进行挖掘和产品打造,形成层次化、多样化的供给体系。
05
旅行社如何捱到“明天”?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
1. 延长减免社保费用政策,建议将旅行社行业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减免延缓政策,执行至旅行社业务全面恢复的时间点;
2. 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纳税补贴,建议对旅行社2021、2022年度免征增值税,减轻企业运营负担;
3. 推出稳岗政策,建议对有序组织员工复工复产的旅行社推出相关稳岗政策,确保旅行社平稳度过难关;
4. 建议商业银行对旅行社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实行优惠利率,增加旅游行业信用贷款,推出针对旅行社的抗疫贷、工资贷、租金贷等小额贷款产品,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和企业间债务问题;五是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实行动态管理、险种管理和税种管理。
执惠观点:多数还存在的旅行社依然处于危境中。疫情冲击下,国内旅游业的重灾区莫过于跨境游,其次则是长线游、跨省游。从恢复情况看,被暂停半年之久的跨省团队游于去年7月宣布重启,出境游至今仍处于“冰封”状态。曾经在跨境游、长线团队游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传统旅行社,陷入“生死攸关”。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6266.38万/人天,同比减少56.26%。疫情之下,本地游、周边游成为城市目的地及个大文旅项目的发力重点,而旅行社普遍面临着“0业务、0团带”的困境,大量旅行社随之倒闭。
“幸存”的旅行社面临着漫长恢复期,复工达产难度大,绝大多数处于亏损运营中。同时,难以维系原有团队规模,人才流失严重,2021年1月旅行社员工在岗人数与2019年底相比减少约33%,专职导游流失超过80%。
提案中所涉及的措施,如延长减免社保费用政策、给予纳税补贴,以及推出稳岗政策、融资政策等,其首要目的仍是确保多数旅行社在旅游业完全恢复前“活”下去。有业者认为,“去旅行社化”或将成为趋势之一,其大意不是不要旅行社,而是转型,摆脱原有的产业链模式,一方面改变原有的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或产品进行组装的传统服务供给模式,优化产品设计开发,强化服务质量与体验;另一方面改变旅行社在文旅产业链的既定角色,利用自身的客群、渠道、资源等积累优势,探索更多业务模式与增长空间。
06
乡村振兴下的非遗旅游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
在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设置非遗技艺专业,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人才,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动力。
建设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非遗文化。同时,以此为载体,促进民间对外交往。
执惠观点:这些建议内容至少包含了两个核心信息点:非遗人才培养、非遗文化资源的产品化。少数民族拥有较好的非遗文化资源、非遗技艺,但同时面临人才接续供给不足,乃至部分非遗技艺人才断层的情况,这种现实情况在政策支持、市场元素导入等影响下,得到一些改善,但还未得到整体实质的改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相信会给这种现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因素,但同样涉及的人才、产业等振兴,又是一个长链条、系统性工程。
另外,非遗文化资源的差异化、独特性乃至稀缺性,某方面使其成为具备不小市场潜力的资源,在文化保护、文旅融合、技术迭代发展、文旅新消费等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或融合成为趋势之一,其中文化资源数字化是其一,不管是对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新体验产品供给等,都有一定助益。
07
长江邮轮产业要“变”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长江航运集团董事长张锐:
长江邮轮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为推动长江邮轮产业健康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旅游事业繁荣稳定,建议加大对长江邮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切实加大对长江邮轮运力管控力度。
执惠观点:从消费递延和产业发展递延等角度来看,我国邮轮旅游及邮轮产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较重要时期,而国内的几个邮轮产业发展高地中,海南、长三角等各具优劣势。
以长三角来说,较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相对较高的消费能力、辐射较广阔的区域市场,使其成为休闲度假的高地,对邮轮旅游消费需求走高,同时,疫情常态化、出境游回流等推高了国内邮轮旅游的潜在需求。而邮轮旅游也是长三角内循环促销费的新供给之一。加之长三角海岛资源丰富,已形成较好的省域、城际交通圈,形成地利之便。推动长江邮轮发展确实到了时候。
但相关政策支持不足、海岛目的地基础配套设施还待完善、相关部门的联动管理创新等,都使得邮轮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政策、机制创新等支持。
08
地方文化IP,如何掘金?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
设立以强化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为重点的文旅融合专项工作机构,有效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向文旅产业发展集聚,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品牌项目。
建议建常香玉、马金凤、杨兰春等戏曲名家古镇和旅游景点,用戏剧大师名字的影响力宣传我们河南、宣传黄河文化——豫剧本身就是黄河文化。除了发展旅游,更能构建古镇旅游经济圈,增强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
执惠观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因素影响或冲击下,类似豫剧这种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演艺,发展现状难免式微,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演艺的在地化、独特性突出,地方文化IP属性强烈,在目的地营销及品牌打造、文旅产品打造方面,依然有不小的潜力,关键看如何创新。
上述建议中有个重要信息点,即“豫剧本身就是黄河文化”,暂不说这个提法是否可以,但将豫剧置于更宏阔的黄河文化体系中,会有品牌营销转化、产品打造等方面的加分作用,不过宏阔的问题可能在于会将其中相对微观的个体“湮没”,使个体的辨识度走弱,所以如何借势,又在其中突显自身的独特性很关键。
具备独特文化IP、丰厚文化沉淀的目的地,如何在新文旅时代变革中,推动目的地营销及品牌打造、促进消费等方面,找到更多有效的借力点、突破点,还是个待解命题。
09
跨区域合作构建“大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
注重文旅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围绕推动运河文化旅游,推动大运河由地理空间转变为文化空间;积极培育与运河文化相关联的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休闲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特色文化产业;以活动、赛事促进大运河绿道建设和完善,扩大影响力。
加强运河沿线文化旅游基础性服务设施建设。运河沿线各省文化旅游、体育部门,可配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民健身计划,在大运河绿道沿线,结合居民集中居住情况和周围居民文化体育活动需求;规划并逐步建成一批服务设施齐全、对居民免费开放的文化体育休闲配套设施,将大运河建成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备的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绿色长廊。
执惠观点:大运河文化旅游的推动发展,可以置于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区域目的地文旅发展的角度来综合看,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文旅融合发展诉求,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都会有所叠映。
大运河具有相对独特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跨越多个区域,属于“大区域”目的地的共有资源,于此,一要对这些资源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创新开发,实现新的文旅产品供给、产业链建设;二要所涉区域在协同合作、互利互惠层面找到更多落点,涉及管理、开发等机制的创新,产品的差异化互促互联,从而能够互为借力,形成一个长线资源的长链条协作构建。延伸来说,对其他一些跨区域的自然文化资源诸如黄河、长江等,也可有此逻辑。在交通的便利度提升、出行半径的扩增、城市周边游、城市休闲度假游等多重背景下,跨区域合作也是为必然。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好方法
泱泱大国,三农为本。“三农”工作重心迎来历史性转移之后,全面铺到乡村振兴上,农村处在即将突变的窗口期。
这个窗口期的打开,面临的是众多农民群体“急难愁盼”的疑难杂症,殷切需要解决,深深地期望得到改变的现状。
现状告诉我们,当下的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需要拎清突破口,还得摸清发展所处的每个阶段。
本人认为,通过乡村振兴,来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以农民为主体,深入了解原住民的多元化需求及市场变化的需求,有效组织农民,让其充分参与建设和收益,抓准农村、农业、农民还有哪些潜在的需求没有满足,抓准了这个满足需求的过程,才是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一个最主要契机,更是众多返乡、下乡创业的年轻人一个机会,去解决不合理、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只有,拎清了问题,才能找到突破口,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问题所在。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需要拎清七大问题
人口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还生活着5亿之多的农民群体,但这里有2.8亿的农民工,为谋求更高的收入,一年四季漂泊在外。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考量,不难预测,未来将有2亿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至多有3亿人是会长期生活在农村的。
过去30年的农村,就拿我开始上小学算起,一个班里都有五六十个孩子,2001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最差的时候班里还有40多个孩子。而现在的农村,上小学的孩子,总共加起来,也超不过30几个,人口断崖之严重,可想而知。
按城乡人口生活比例来看,生活在城里的占80%,生活在农村的占20%。
当下,生活在农村,70%的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的是60岁以上的中龄老人,5%的是50岁以上的低龄老人,5%是50岁以下的。在农村,40岁以上都是年轻人,40岁以下,大多数在城里,老龄化大势所趋。
农村人进城,或因教育改变命运,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彻底定居在大城市;或因谋求高收入,生活在城里,这里有农民工,也有年轻人凭自己本事打工赚钱,总比在村里种地或放羊、养牛来的收入多,再者为了孩子读书问题,待在城里;或因面子问题,而生活在城里,部分年轻人没有一定的技能,死活也要在城里混,都是因为面子,自己待在村里多丢人;或因城里而在城里,有些人挣死亡命往城里跑,为什么?因为,城里有花红酒绿,有的成了混混,有的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就这样,老幼相守的村子,“空心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不管是电视上看到的,还是媒体报道,表面粉饰太浓,深层次的需要看到真实的现状。
村里每年,都有老人撒手西去,随后是一座新坟的出现,到处都显得暮气沉沉,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小孩呢,随着渐渐地长大,待到上学的时候,也随父母进城了。
农村人口断崖,老龄化严重,空心化是大势所趋。近年来,自从“二胎”政策放开,现在又呼吁生“三孩”,农村人“生不生”是对年轻人更深层次的灵魂拷问,到底“生不生”还得看配套政策的改善,在高房价、高教育成本、养老负担沉重等多重压力下,人口问题能否改善,只能拭目以待。
不过,近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城市生活成本高,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重视,农民工有大规模回流的趋势。
振兴乡村,就在眼前,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能否永续发展,血脉能否传承下去。
土地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与农民有着不解之缘,不是农民死守着土地,而是土地留恋着农民。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土地分包到户以来,村里农民满怀希望,满洒汗水的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想来年有个好收成,能留下一年的口粮,吃饱肚子是关键。
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之下,老家大西北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村前屋后,沟沟洼洼,贫瘠的地面上,能种的全部给种了,不留任何死角。
而现在呢,能够吃饱肚子了,土地撂荒、无人种地,耕者荒其田及耕种人老龄化,这种现象伴随而来。
农民之所不种地了,因为“增产不增收、粮贱伤农、务工比种地收入多、种地有风险,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种地设备不够齐全,机械化程度不高”等所致,年轻人对种地不感冒,提不起兴趣来,以至于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怎么握?头,可能会的都不多。
为了不让土地荒着,还有一些父辈们是在种地,所以,现在村里种地的人大都是50岁以上的人。
村子里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都是坚持劳作,认为白日闲过,就是一种罪过。
当下,从上到下,土地政策在松动,有所改变,土地改革在进行,基本上农民的土地多数确权完成,很多地方在呼吁实施“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托管机制的完善,能够普及到农民懂得,怎么去流转?怎么去托管?很多政策,老农民也不懂,一时半会也难以接受,理念转变不过来,这很正常。
年轻人不种地,老一辈种地的人也会退出这个舞台,再过几十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里了。
想象一下,老一辈已经凋谢,下一辈能否回流乡村,能否对种地有激情,假如不,将是一副什么样的乡村景象?
土地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和健全农耕地流转机制,合理、有效地盘活闲置宅基地,放开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有偿退出。不管是农耕地的“三权分置",还是宅基地的”三权分置“,都得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过,8月27日,农业农村部披露,将按照中央要求,指导地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退出承包地的资格,建立农户承包地退出机制。这个农户承包地退出机制,一定是依法自愿有偿地退出,不可过誉地说,这是“第四次土地改革”。
8月25日,从最新国土“三调”数据来看,我国的耕地总量为19.179亿亩,这里包括一般耕地和基本农田(水田、旱地)。
为此,新一轮农村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不能破,这是坚守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合理性是关键,这样才能激活农村蜇伏发展的潜能,为乡村振兴能够落地来铺路。
产业问题
农村之所以衰败,是因为产业缺失、集体经济萎靡不振,农民就业受限,增收渠道变窄,经济收入与生活幸福感,无从谈起。
目前,80%的农村,产业选择的方向,只有两种:种植业和养殖业。
种植业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种植,首先要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所以种得比较五花八门,有小麦、玉米、稻谷、荞麦、大豆、土豆、葵花等,这些就是所谓的经济作物。
隐隐约约,还记得我家种地,也就各样种上几亩,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除了自用外,才考虑出售,换点钱补充日常生活开支,说白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爷赏饭吃,攒不了钱。
粮食价格提不起来,农民还是不会增收,以至于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就会放弃种地,另寻它业谋求生计,真正愿意种地的农民,少之甚少。
毕竟,我国还处在“大国小农”的国情,要想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还得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未来得靠新农人来赋能。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一旦走了弯路造成损失,伤人感情、打击信心、耗费时间,村民也会感到没盼头。过去,基层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招商引资,搞产业,多数选择不慎,都以失败告终。导致,政府鼓励搞什么,到头来,农民都跟着倒霉。比如:甘肃陇东地区,十几年前鼓励种“烤烟”,近几年,又搞种植“万寿菊”等。引进产业,选择上,必须慎重,因地制宜。
养殖方面,只能养鸡鸭鹅、养羊、养牛和养猪等。
前几年,猪疯狂的时候,老家留在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猪。投资2至5万元不等,建猪舍,买母猪,买饲料。
当猪要出圈的时候,猪肉价格下跌,一算账,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农民又备受打击,只能放弃,猪舍废弃。
现在农民养猪,也就是为了过年,一家人能吃点杀猪菜了,过个好年。
养羊呢?过去,我小时候,没有封山育林,还能放养,羊也生长得快,肉也会很好吃,营养更高。现在,只能圈养,收入主要靠卖羊、卖羊绒,卖的支撑是羊多生羊羔子,能卖羊的数量少于出生羊羔子的数量,这样才会新老更替,规模扩大,才会带来效益。
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数量少于能卖羊的数量,则会效益减少。养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专门照料,如果不成规模,养几十只羊,收入不抵辛苦费,只能说为了养羊而养羊。也拿不到,相关的补贴。
养牛,也是这几年,未来完成脱贫攻坚,政府对贫困户,一头牛补贴一半,为了完成脱贫任务。但是,目前养牛的成本也很高,一头小牛,也好几万,要是养十几头,成本也可想而知。
养殖鸡鸭鹅,也是一样,达不到规模性的养殖,都很难带来收益。
产业单一、低收入和市场变化莫测,让农民也无所适从,也就逐渐失去对产业发展的兴趣了。这值得从上到下所有父母官的思考。
近年来,一些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农村,靠着生态旅游的发展,走起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模式,然后带动产业发展,是比较好的路子,但这个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条件支撑,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搞这个。
要想在农村留住人,得靠相关产业。产业发展,要从县域层面考虑,落到下面的乡镇。单个村庄,要能做起产业来,是非常困难的。成功的,只是少数。
产业要发展,把脉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是前提。村里不能只有“一产”,还得有“二产”、“三产”的赋能,搞活附加值一定要上来,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农村,一定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好了青山,才能换来金山。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 ,需要更长的路要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急,也不能慢。
婚姻问题
农村光棍化,一步一步逼近。
全国各地的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某些区域彩礼年年加码,农村找不到媳妇的单身汉越来越多。诸如“脱贫不易,小康更难;喜结良缘,毁于一旦”,反映了农村天价彩礼已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虽然,“光棍”高峰期还没到,但部分农村地区的光棍率已经非常吓人了。
几十年前,结婚比较简单,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拉着毛驴将一个姑娘娶回土窑洞,幸福一辈子。
之后,演变成摩托车、手机、银手镯,开着机动三轮将一个姑娘娶回砖瓦平房,幸福半辈子。
当下呢,钱、钱、钱,一个媳妇至少45万,才能娶回家,幸福一阵子。
怎么算账?跟男方在城里要房子,要车子,要金银首饰、衣服钱。
村里一个人娶媳妇,女方要房子,暂时没有,抵成钱25万元。要车子,买,10万元左右。要金银首饰、衣服及彩礼钱,10万元。
农村娶个媳妇,可能一下就穷三代。
农村的光棍,对象谈一个又一个,还得排队,关键是现在没那么多姑娘了,结不结婚,还得另说。所以,给儿子结婚的花费现在是农村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一大难题。
至于,情感问题,只能凑合过日子。即使结婚了,终于扔掉了“光棍”二字,明天说不定,就会面临离婚,只能说幸福一阵子。
再加上,这几年社会风气不正,歪风邪气盛行,情感越来越模糊,小三、婚外情、出轨等等,没有爱情,眼里只有金钱,更是一张薄纸,随时都会被戳破。
近日,总理在广西考察时,坐在跟围绕一圈的老百姓聊天时,问村民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一位农妇迎上来回答,就是“孩子娶不上媳妇”,真的是农村人一块心病。
养老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制不健全,老一辈农民,50后、60后、70后,他们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政府给的养老补贴,完全来自财政支付。包括城里及农村的非体制内的大部分人,养老必须靠自己和儿女。
病痛,是养老的第一大问题。
无病无灾,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说实话,在农村,大部分地方,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
一者是钱的问题。虽然现在搞了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若要治疗,必将家徒四壁,连基本的生活资料的购买都是问题,所以许多老人拒绝治疗,而作为儿女的也就默许了,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二者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有儿女的,老人还好点,儿女给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没有儿女的话,老人会只能等着病痛折磨到断气时。
亲情冷漠,是养老的第二大问题。
在农村,老一辈和他们的下一辈之间,确实有着空间上的隔离,要尽孝道,基本谈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岁了。
能够相忘于江湖,对于老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惜的是,子女辈还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点点财产,总认为自己从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问自己为老人做了什么。
更有甚者,新建的房子,有人不愿意老人一起居住,认为不干净,在屋旁另筑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尔到正房里走走,还引得媳妇的大骂,甚至拳脚相向,理由只是踩了脚印在家里。
老一代无法感受到温暖,当生存都存在问题时,感情也许真的无法保障,造成老人对生活的孤寂和无奈。
亲情的冷漠,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来制裁,道德的缺失和沦丧,让人义愤填膺。
近几年,农民也开始交基本养老保险了,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
农村养老,作为儿女的你、我、她,都是比较关切,父母有个头疼发热没有人管,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干一辈子了,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是应该的。还得政府牵头,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领办的“合作社”里面设置“互助金融”体系,互助金融的收益,预留一部分,用来孝敬老人、互助病残。同时,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政府要对于愿意进入农村养老产业的社会性力量,给予运营、房租、康养等方面的补贴。
养老问题,每个农村人迟早会面临,也是乡村振兴需要突破的难点。
大病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村里多数的本家、旁亲,不断有得大病,去世的。有的不到50岁就得了,各种的癌症。
都是因为,昂贵的治疗费用,后期中断了治疗,最终倒在了抗争病魔的路上。
虽然现在,中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大病救助制度,但是对于真正得了大病的农村人来说,一是救助能否到位,到位多少是未知数,二是即使到位,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场大病,就是一个家庭的变革,少则几十万元,动则上百万元的医疗费用是沉重的负担,让原本小康的家庭彻底返贫,而且债台高筑。
许多农村人不得不放弃治疗,慢慢地等待着死亡的临近。人死了,钱也没了。
传统习俗的衰竭
现代文明制度的冲击以及城乡一体化的逐渐推进,导致原有乡土体系的崩溃。
农村的“三叩九拜”已不复存在,城里的冷漠、传统文化的缺失,让城里的体系变得畸形,真正适合中国城里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没有信仰,没有宗教,吞噬着靠老一辈人以“道义”维持的老本,让人匪夷所思。
正所谓,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比如说过年,现在许多人都在说过年没意思,没年味了。
贴窗花没有了,手写对联没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土神爷和灶马爷没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大神没有了,大年初一早晨给长辈磕头拜年没有了……
说是古风怡然也好,说是陈规陋习也罢,反正是没有了。
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现在村里人也罢,本家也罢,还是亲戚,要想见面拉上几句家长里短,只能在红白喜事上了。不像原来,你借我家两袋洋芋,我借你家一升谷米,频繁地互动着。
现在大部分人都待在城里,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就连我本家的侄儿,有的见了我,都不知道称呼啥,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在想,到了我儿子这辈人,不要说村里人认识了,本家兄弟之间的关系肯定,也会疏远。
文脉风骨的重塑、民风民俗的传承,这东西真的不能丢,一个民族没有魂,很难正常的繁衍生息下去。
归根结底,“三农”问题的疑难杂症,犹如七座大山,在吞噬着农村向上发展的空间,需要深入地拎清病源,寻求突破口子,才是重中之重,更能解决根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摸清农村发展的每个阶段是什么。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需要摸清四个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国家从上到下,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我们也不能,不了解农村在每个时期的发展,处在什么阶段。
乡村振兴,这个宏伟蓝图是一个更为全面、普惠、长期的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农村的发展规律,以历史的、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去考量、去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提出发展对策,引领乡村振兴全面落地。
回顾历史,寻其规律,我国对于农村的发展,摸索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新的理念指导着“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解决了一些不适合长期居住的异地搬迁村的打造,形象大过于内容,面子工程做得十足,也是各级领导视察的必去之地,样板村维持下去,难以超过5年之久,更别提可持续性了。
2.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了“美丽乡村”的探索,这一理念,指导着“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村变革的前进,“美丽乡村”主要是解决了乡村的生态生活环境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乡村自身的造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3.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和部分地产企业为主体,推进了“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十三五”期间,首次试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各地跟进试点省级和市级田园综合体,但实际上这还是一个地产发展的逻辑,虽然最后政府通过部分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脱贫攻坚,但是这个阶段依然没有解决核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问题。
4.0阶段,这是“十四五”期间及未来将要推进的“产业升级驱动”阶段,这需要以乡村特色产业为突破,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城乡互动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来为乡村创造出新的产业升级引擎,解决乡村产业生态的自我循环。
从四个阶段的不同探索路径,很多最突出、最要害、最复杂的问题暴露无遗。按照目前的惯性,若无改观,容易预测,十年后,中国乡村的命运会被城市化所洗劫、所替代。
尤其,某些地区的农村,在不可抗力因素(洪水、地震、火灾)的冲击下,变得不堪一击。例如,今年多发的洪水、地震等,让一些农村难以招架,面子和里子在打架,怨天尤人更可怕。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农村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当下,各类型的农村,面对不确定事件冲击时,是否有可持续地适应和应变能力?
结合时下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数字文明、新科技术的发展,如何重构乡村振兴全面落地的模样,所需农村理想发展的模型,增强村庄内生发展的韧性?
首先,不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基础,还是“美丽乡村”做升级突破,面子和里子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其次,田园综合体试点还在进行,乡村振兴落地得有载体,不能停而不前,亟需“升级版”。
最后,乡村振兴,一定要靠“产业升级驱动”,必须立足“农业+”来做产业的叠加与整合,以乡村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实现农业要素的重组。
总之,通过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一定要夯实里子,还要粉饰面子,二者缺一不可。无论是贫困山区的农村,还是一般农业地区的农村,亦或发达地区的农村,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依据所处的区位和自身的资源条件,前期做好策划、规划设计,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走出乡村振兴发展得“精、专、特”,来让城里人能够下得了乡、农村人能够回得了家,一起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循序渐进的实现共
石狮:“点线面”齐发力 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市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即日起, 石狮市 委乡村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乡村振兴”宣传专刊,共同探寻石狮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经验、成果,汇聚更广泛的智慧、更强大的力量,加快石狮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在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村的创建中,石狮乡村实现了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跃升转变;在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打造上,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激活了沿线乡村的一池春水;在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的征途中,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的“五好”乡镇正逐步成为现实……
近年来,石狮市紧紧围绕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返贫两条底线以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全力打造标杆村、精品示范线、“五好”示范镇,着力构建“全域一体、强镇引领、融合发展、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石狮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偏村建设林下儿童乐园发展乡村旅游
抓牢“试点村”关键点
打造多个“石狮样板”
房前屋后边角地变成农家菜园,原来的卫生死角变成村民休闲的口袋公园,一堵普通白墙变成家风家训微景观……自2020年以来,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西偏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西偏村深挖乡村闲置资源,先后建设林下研学区、儿童乐园、户外主题营地,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接下来,我们还将做好文旅+文章,加快体育文创园建设,为西偏村乡村旅游增添新玩法。”西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英雄表示。
作为2021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祥芝镇祥渔村正以问海文旅项目为依托,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祥芝镇祥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明显告诉记者,今年来,祥渔村响应“新班子 新气象 办实事 促振兴”擂台大比拼活动,通过问海文旅项目带领祥芝渔民“洗脚上岸”,带动产业转型。今年10月,问海文旅项目获评第三季度“新班子 新气象 办实事 促振兴”擂台大比拼活动一等奖。
“问海项目现已投入运营,再加上邻近的斗美湾改造提升工程、烟墩山景观提升整治以及石狮市渔民文化节的辅助加成,未来将祥渔村将成为祥芝文旅圈亮点业态,让祥渔村渔民既能当‘船老大’,也能当‘店老板’。”对于祥渔村未来发展,蔡明显信心满满。
西偏村和祥渔村的“蝶变”升级也正是石狮不断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石狮样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立足地方发展实际,聚焦补短板和显特色,石狮市重点在深化试点示范、加大投入保障、加快创新探索上持续发力,镇、村在乡村振兴典型培育上均取得显著成效。自2019年以来,我市永宁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3个镇被确定为 泉州市 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示范乡镇创建镇;6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10个村被确定为泉州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3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个村获评泉州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个村获评泉州市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问海文旅项目带动祥渔村产业转型
串联乡村振兴“示范线”
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自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后,近年来,石狮市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一批批美丽乡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石狮大地。既有产业引领城乡融合的“高大上”,也有生态优美休闲宜居的“高颜值”,还有文化铸魂步步换景的“小而美”。
那么,如何将这些散落的“点”串成“线”,让“盆景”变成“风景”?石狮市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探索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以“串线有主题、存量要挖掘、增量要整合、内涵要提升”为主线,打破镇域界限,挖掘特色资源,围绕海丝、渔港、滨海、湿地等元素,加强六胜塔、石湖码头等世遗点保护提升,深挖渔港特色风情,在节点打造、村庄环境、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以海丝文化、渔港风情、滨海观光、海洋研学等为主要特色的多镇联动创建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永宁线(后杆柄村-郭坑村-沙美村-西偏村-前埔村)、蚶江—祥芝线(蚶江镇厝仔村-石渔村-祥芝镇古浮村-前山村)、祥芝—鸿山线(祥芝镇祥农村-祥渔村-鸿山镇东埔三村-伍堡村-西墩村)三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其中蚶江—祥芝线于今年10月份入选泉州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并获奖补10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持续创建,每条乡村振兴示范线沿线乡村都策划生成了一批批招商项目,一个个高品质的景观景点和产业项目落地乡村,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线,我们村以参观研学为引点,打造田野生态园,培育发展文旅休闲康养系列项目,今年来已先后接待各类参观学习团体超百场,人数近千人。”厝仔村第一书记许自辉表示,乡村振兴示范线也是厝仔村的“生活富裕线”,厝仔村后续要进一步提升周边环境,整合挖掘各类资源,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村财收入、村民收入的“双增收”!
“今后,我市还将升级打造‘滨海走廊示范带(线)’‘网商经济示范带(线)’,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市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环境整治后的厝仔村实现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跃升转变
坚持整镇推进“同力面”
推进石狮全域振兴
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激活村集体“造血”功能;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建设宜居新区……作为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试点,今年来,宝盖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在工作机制、发展模式、治理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争创“五好”示范乡镇。
“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是‘五好’乡镇创建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宝盖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蔡佳默告诉记者,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宝盖镇村两级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村集体项目村民参股”等抱团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实绩考评中连续两次获评优秀。去年,全镇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收入超100万元的行政村有8个。其中,塘后村通过盘活资源与市场化配置,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多个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因此驶上“快车道”。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文化活动中心2号楼2至6层及地下一层停车场租赁权拍出后,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经营性收入将突破400万元,居宝盖镇全镇之首。
“今年以来,我们还以‘两违’整治、‘裸房’整治、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五个美丽’建设、农村回批地集体用地盘活等乡村建设‘五个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面’的提升,实现乡村振兴‘质’的飞跃。”市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专项行动实行以奖代补方式,激励镇(街道)村(社区)拓宽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培育精品。仅“五个美丽”创建专项行动中,今年来,我市已创建美丽乡村庭院312个,美丽乡村微景观87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8个,美丽田园5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个,实现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到“成片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下一步,市委乡村振兴办将按照二十大报告指引的方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弱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石狮新篇章。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的五点思考
上周六,应邀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召开的乡村教育振兴座谈交流会,在会上看到了《潍坊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全环境育人试验区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从中真切感受到了各级各部门为振兴乡村教育所做的种种思考和努力,也让我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我个人认为,要想实现乡村教育振兴,以下几点要特别关注。一、把脉要精准。乡村教育之所以要振兴,最直接的表象原因,就在于其与城市教育相比出现了较大差距。要给乡村教育振兴开“药方”,首先就要“号对脉”,看看这些差距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个人认为,目前的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主要存在办学条件差、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乡村教师普遍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心和认同感、生源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不高等方面。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综合的,也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当然也有教育内部体制机制的问题。所以说,乡村教育的问题有很多并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不能够就教育谈教育,而是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指引下,多方协同,综合施策,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方见实效,切忌闭门造车,南辕北辙。
二、理念要先行。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前提,是行动的先导,乡村教育振兴也是如此。前不久,教育部召开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推进会,对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由此可见,乡村教育振兴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各级各地势必都会非常重视,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地方都要因地制宜,对本区域乡村教育的未来有个清晰的目标定位、价值追求和“画像”,形成区域乡村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只有有了这样一个理念,才能使区域乡村教育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和话语体系,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乡村教育良性发展生态。
三、路径要清晰。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必须要坚持外塑与内生并重的发展路径。所谓外塑,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广泛链接、汇聚社会力量,通过施行资金倾斜、政策支持、资源支撑、平台保障等一揽子积极的外部因素推力,为乡村教育聚力、赋能,营造健康的乡村教育发展生态,推动乡村教育共建、共享、共生,从而彻底改变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此外,广大乡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仍然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在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战略时必须紧紧依靠他们,在为他们聚力赋能,支持乡村学校整体提升的同时,通过简政放权、典型培育、联盟结对、评选表彰、评价改革等措施,努力为乡村学校营造宽松、自主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基层乡村学校的创新热情,鼓励一线教师、校长以爱和责任去探索具体问题的专业解决方案,用乡村教育的内生力量实现自我发展和振兴。
四、方向要明确。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所处的环境不同,发展方向也应不同,千万不能简单的用城市教育的发展思维、发展模式、目标定位来发展乡村教育,否则,势必会造成“水土不服”。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张婧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应有三个方向,一是扎根乡土,既要在课程开发建设上要扎根乡土,更好的开发利用乡土教学资源,在社会功能上也要把学校作为乡村的一部分,开放校园,让村民参与学校建设,并为社区提供支持和服务;二是联系生活,学习的方式和教育手段要生活化,生活处处皆教育;三是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对乡村教育的评价和视野要更加长远,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刻的学业成绩的得失。同时,她也提出,理想的乡村学校应该是“小而美”的学校,是拥有紧密的师生关系、儿童友好的校园环境、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人性化的学校管理、践行着有尊严的教育的学校。这些关于乡村教育的发展观点,非常值得各地借鉴和吸收。
五、误区要避免。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各级各地肯定要出台一些文件,实施一些工程,纳入督导评价,去推进,去落实。我认为,出台的文件,应简洁明了,直指制约乡村教育发展诟病的破解,凸显政策、体制、措施的创新点,直击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心坎,让他们一目了然,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忌走入将之前已经出台的政策或即将出台的政策进行简单分类集结的误区,那样虽然显得多而全,但却也显得重点不够清晰和突出。实施的工程,要明确投入和实施的主体,切忌走入因主体不明确而把任务一股脑全压给基层乡村学校的误区,那样不但会使本就因生源少而导致经费短缺的乡村学校“雪上加霜”,而且还会加重学校额外工作负担,让他们陷入无关的事务堆,削弱他们创新、发展的热情,特别是在涉及资金投入上,最好能列入财政预算,或者实行一事一议。在督导评价上,也要主体明确,简化评价方式,切忌走入重材料轻实效、与城市教育一个评价标准的误区,真正发挥好督导评价的“指挥棒”和“总开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