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现在有什么突破吗?
运动神经元是指负责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器官活动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罕见疾病,是一系列以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等,通常无感觉异常。该病多为中老年发病,病程多为2~6年,大多预后不良,常因呼吸肌受累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目前仍缺乏能够有效逆转或控制病情发展的药物。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因素多样且互相影响,故其治疗必须是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运动神经元病并无针对性饮食宜忌,均衡饮食即可。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护理应时刻运动神经元病是什么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后一名称英国常用,法国又叫夏科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病。运动神经元病也叫渐冻人。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论有:1.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2.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3.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运动神经元能根治吗?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脑神经元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治愈。目前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正处于研究阶段,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和突破。中医针灸推拿的研究,对肌肉萎缩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运动神经元病怎么办?
据调查显示,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它的发生常常令患者嘶哑、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流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而,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威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症状警惕 把握治疗时机
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运动神经元疾病症状,不仅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威胁加大,还可把握治疗时机,早日获得健康。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常见症状如下:
1、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同时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
2、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或喝水呛咳、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
3、上运动神经元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专家指出,因病变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质脊髓束,故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
4、单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并带有明显颤动,大小鱼际肌肉萎缩。
5、上肢肌肉及肩胛肌肉萎缩,抬手困难,梳头无力,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步态呈剪刀状。
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运动神经元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导致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身体运动机能也会逐渐丧失,从而导致卧床,为家庭也带来极大的负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的恶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 应当如何治疗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威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方法虽有不少,但大都以缓解症状为主,无法彻底消除病根,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1、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类的药物,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而言,药物的用药原则大致如下:对肌张力增高患者可使用解痉类药物缓解僵硬感;对于易疲劳、唾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药物;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用抗生素;心理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改善患者的情绪。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也有一定作用。
2、采用按摩、理疗、被动运动及支架应用等非手术治疗,防止肢体挛缩: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手术治疗对其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可配合进行适当活动,但过度锻炼、不恰当的康复、理疗会加重病情,应在医师嘱咐下进行。
中医应对运动神经元
虽经许多研究,提出过慢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重金属中毒、营养代谢障碍以及环境等因素可诱发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假说,但均未被证实。而中医辨证论治肢体瘫痪在中医中称“痿”,“痿谓于足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根本原因为肝肾两虚加之外邪入侵“肺热叶焦”肾水更亏,水不涵木,故氧耗精伤,筋骨失其濡养,脉络不和而出现本症症状。
第一步,健运脾胃: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 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使得人体具有一个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够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血行畅通,关节疏利,筋骨强健,肌肉发达,肢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补益肝肾“肝肾同源”:肝与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虚损较轻或是运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顾肝肾不足的问题,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体质情况也可一二步同时进行。
第三步,修复正气,固本培元,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的理论中有这么两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人体的抵抗力。祖国医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体的正气旺盛,如功能正常,气血充沛,卫气固密,使得外邪的侵袭得到防御,不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