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是什么意思
dmd是指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相关介绍:
是最常见的一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主要是男孩发病,女性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通常5岁左右发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编码dystrophin的DMD基因的突变所引起,通常突变后产生的异常 DMD 蛋白仍具有一定功能。
随着病变的进展,臀中肌无力导致行走时呈特殊的鸭步,患儿从仰卧位起立时需先翻转为俯卧,再以双手支持地面和下肢缓慢地站立,称为 Gower氏征。
扩展资料
DMD中,有约1/3病例是由新发生的基因突变引起,即父母双亲中,DMD基因都正常,但个体胚胎发育时,出现了DMD基因的突变,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突变发生的个体,可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本病主要为男性发病,在已生育过 DMD患者的家庭中,可通过 产前诊断 ,选择女性胎儿,降低DMD的发生风险。如果能应用基因诊断方法,对所怀男胎排除DMD基因的突变,仍可生育正常男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DMD 是什么呀
DMD是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也称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一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指一组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支配运动的肌肉变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群。肌营养不良症包括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其他BECKER型MD等多种类型。部分肌营养不良症会导致运动受损甚至瘫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和无力。也可累及心肌。
DND的发生是由于编码dystrophin的DMD基因的突变所引起,没有家族史,是由基因突变造成。 Becker肌营养不良 的产生也是由于 DMD 基因突变所引起,通常突变后产生的异常DMD蛋白仍具有一定功能。
扩展资料
严重类型的pseudo-hypertrophic大营养不良(DMD),经常在2 - 8岁,发病早期的苯行走,容易下降,不能运行和登机,站在头皮上,腹部,双脚打开,走慢慢地摆动,显示一个特殊的“鸭步”步态,走路时从后面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先翻和倾向,然后用两只手爬上你的膝盖,逐步支持站起来。
也见于四肢近端肌肉,四头肌和手臂肌肉。良性pseudo-hypertrophic肌肉萎缩症(BMD),通常在10岁开始,第一个症状是骨盆和股骨肌肉薄弱,进展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出现后25年或更长时间不走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发生在30 - 40岁,预后良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MD
dmd是什么病?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的一种,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1861年,法国医生Duchenne对13例出现进行性肌无力的男性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种罕见病是由于DMD基因缺陷导致肌细胞膜上的抗肌萎缩蛋白功能异常,肌细胞受损伤,出现进行性坏死、萎缩等,临床症状为肌无力。杜氏肌营养不良多发于男性,在全球范围内,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3500-1/5000。在美国,每年约有400-600例男孩患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3853,估算全国患者约70000人。
DMD患者一般在3-5岁开始出现进行性腿部肌无力症状,直到患儿12岁左右时,会彻底丧失行走能力,20岁-30岁时常因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DMD基因于1987年被首次鉴定出引发杜氏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突变,该基因因此被命名为DMD。DMD基因负责编码的抗肌萎缩蛋白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相连,起支架作用,可以保护肌细胞膜在肌肉收缩时不受损伤,是人类已知最大的基因。DMD患者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蛋白功能异常,最终造成肌肉进行性坏死。
DMD患者约1/3为新发突变,其余均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一旦男性获得了变异的X染色体,就会发病;女性有一对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均携带变异基因才会发病,有一个X染色体携带了变异基因,该女性就会成为该病的携带者遗传给后代。因此,DMD常发于男性患儿。
杜氏肌营养不良简称DMD,又叫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你真的了解吗?
DMD,也就是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dystrophy)是肌营养不良症的最常见形式,身体肌肉逐渐变弱,是一种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导致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肌肉疾病。 患有该病的儿童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晚会走路,该病通常会到3-5岁的时候才会被发现,发现时肌肉已经无力,走路会慢、上台阶会有困难、走路经常会摔倒,学习也会有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这种遗传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恶化,随着患有该病的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全身肌肉无力会影响到心脏和呼吸。 DMD的发病原因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肌营养不良蛋白(dis-TRO-fin),这是一种由肌肉细胞表达的蛋肌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肌营养不良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可以分为dmd型和bmd型。Dmd型为恶性肌营养不良,发病较早,患者一般在3-5岁开始发病,最早表现出进行性腿部肌无力(爬楼梯困难),导致不便行走。12岁时失去行走能力,常年与轮椅为伴,20岁-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Bmd型为良性肌营养不良,病情发展较慢,病程可长达二十多年,临床表现与dmd型相似,走路成鸭子步,蹲起,爬楼梯困难,对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那么确诊肌营养不良了还能治疗好吗?成为大部分病人及家属关注的一个问题。
肌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肌营养不良的发病与遗传基因的突变有关。表现为基因缺失、重复和点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不能生成或缺乏,从而引起临床上所见的肌肉萎缩、无力。
2、基因作用:如果某种肌肉的基因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变性、坏死,导致肌肉萎缩,引起肌营养不良。基因病变发生在眼部、咽部,就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病变发生在面部、肩部、肱部,就是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病变发生在肢体与躯体连接处,就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病变发生在躯干远端,就是远端型肌营养不良,肌肉假型肥大,就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肌肉强直,就是肌强直型肌营养不良,还有先天型肌营养不良。
3、基因缺失: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研究最为深入,已经确定是由X染色体短臂上基因缺失所致,该基因编码为一种细胞骨架蛋白,称为抗肌萎缩蛋白,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上,起支架作用,可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所产生的力不致受损。患儿因为该基因缺失,所以不能产生抗肌萎缩蛋白,肌膜不稳定,在收缩时损伤,所以出现肌肉的变性、坏死,导致肌肉萎缩、无力。
肌营养不良目前西医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一般采用中药治疗。因为肌营养不良是基因突变导致的,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长期不治疗严重会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因心脏或呼吸功能死亡。因此,当家长听说肌营养不良时,生活中就乌云密布,因为听说没有办法治疗很多人都认为肌营养不良是绝症,因为治疗没有效果而放弃。肌营养不良虽然不好治,但并非无法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使孩子的症状有所好转,提高生活质量,严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