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运动 > 正文

不同类型的共济运动失调的情况是怎么样

共济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共济失调表现多样,常以行走不稳、精细运动障碍、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4类,可伴随眩晕、肌张力减弱等症状。

症状分类

小脑性共济失调

表现为站立不稳,不能走直线、不能完成复杂精细的动作,可伴有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和构音障碍,指鼻试验不准。

感觉性共济失调

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睁眼时症状不明显,闭眼后症状加重。关节位置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前庭性共济失调

眩晕、呕吐为突出表现,步态不稳,行走时向一侧偏斜,不能走直线。眼球震颤明显。

额叶性共济失调

走路不稳,体位性平衡障碍,常伴有肢体瘫痪、皮质感觉障碍,临床较少见。

典型症状

  • 身体运动不协调,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易跌倒,向后或向一侧倾倒,不能走直线,走路有踩棉花感。

  • 精细运动困难:也是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不能独立完成吃饭、写字、穿衣、系纽扣等精细动作,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完成。

  • 发音异常:属于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因发育器官的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表现为吟诗样语言,说话缓慢,含糊不清、说话断断续续。

  • 眼球震颤:是共济失调常见症状之一,损害与前庭的联系时,可产生双眼;来回摆动。

  • 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的常见症状,严重时发生呛咳的情况。

  • 伴随症状

  • 肌张力减低,是小脑受损的典型表现,不能维持姿势或体位,较小的力量可以使肢体来回移动,行走时上肢摆动的幅度增加。

  • 眩晕: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旋转。

共济失调有几种类型?

供济失调症一般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1种属于感觉性共济失调、第2种是小脑性共济失调、第3种是大脑性共济失调。这三种类型在病发时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第1种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第2种患者就会出现语言障碍,而第3种患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一些不良反应。共济失调一般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大脑共济失调、感觉共济失调和前庭共济失调四大类。1、小脑共济失调:患者随机运动的速度、节奏、幅度和强度等变得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也可能伴有肌肉张力下降、眼动障碍和言语障碍等。2、大脑共济失调:因为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叶、颞叶和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连接纤维。如果有疾病,会使患者出现共济失调,但表现相对

共济失调有哪些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有哪些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眼肌麻痹、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1、小脑性共济失调。

  2、大脑性共济失调。

  3、感觉性共济失调。

  4、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1、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

  2、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

  3、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

  4、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动作缺乏次序或条理,不规则,混乱和不协调的一种表现。

  临床分型

  1、动力型共济失调,发生于动作之时,表现为动作不精确和不对称.可用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踝膝胫试验,轮替运动试验来检查均阳性。

  2、静力型共济失调,是病人直立,两足紧紧并拢,两手向前平举,闭目不能站立(又称闭目难立征)。

共济失调都有哪些症状?

共济失调症状: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 2、.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3、遗传性共济失调: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有家族史,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偶为伴性遗传。病理变化以脊髓、小脑、脑干变性为主,周围神经、视神经、

什么是共济失调?有哪些表现?

一、什么是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二、常见症状

1、姿势和步态改变:站立不稳,步态蹒跚。

  2、随意运动协调障碍: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

  3、言语障碍: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

  4、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失调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

  5、肌张力减低: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

  6、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直线。

  7、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

共济失调(ataxia)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平稳。即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共济失调是肌力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机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

  为脊髓后索损害。病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检查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和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等。 二、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病变使空间定向功能障碍,以平衡障碍为主,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向病侧倾倒,不能沿直线行走,改变头位症状加重,四肢共济运动正常,常伴严重眩晕、呕吐和眼震等。前庭功能检查内耳变温(冷热水)试验或旋转试验反应减退或消失。病变愈接近内耳迷路,共济失调愈明显。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病损可引起共济失调,症状轻,较少伴发眼震。

  表现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

  (1)随意运动协调障碍: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辨距不良(dysmetria)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眼球向病灶侧注视可见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济失调最重,不能完成协调精细动作,表现协同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字迹愈写愈大(大写症)。

  (2)姿势和步态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脚远离分开,摇晃不定,严重者甚至难以坐稳,上蚓部受损向前倾倒,下蚓部受损向后倾倒,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小脑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或倾倒。

是不是协调能力,不太懂也。

相关文章:

  • 蹲起困难是因为缺乏锻炼还是疾病?2023-10-09
  • 初中学生女生住校需要带什么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023-10-09
  • 运动神经元疾病类型有哪些?2023-09-26
  • 光靠力量训练就能极好生活吗2023-09-25
  • 肌肉萎缩是 运动神经元类疾病吗?2023-09-16
  • 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肉疾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2023-09-13
  • 重症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是同样的疾病吗?2023-09-10
  • 运动神经元患者平时要增强体质积极开展体育锻炼,预防感染性疾病;避免从事有毒工作,注意饮用水质量?2023-09-01
  • 运动和锻炼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生活质量吗?2023-08-27
  • 我 想了解公牛主要有哪些疾病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