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运动 > 正文

冬练三九是什?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出自《燕王剑侠》,是一个谚语,描述勤奋努力的人在一年中最冷最热的时候仍然在锻炼。指练习武功,贵在坚持,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

三九: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一般出现在冬至到大寒,在一年之中是最冷的。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中国俗语,在剧中指唱戏人非常吃苦耐劳,在极冷或极热时都在锻炼,从未停止。三九:冬至节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夏至节后的头伏、二伏、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注意事项

冬练三九注意防寒保暖。三九天练武无论室内外均要注意防寒保暖。为了预防冻伤可在暴露部位涂敷防冻膏。也可以在清晨空腹练武时先少喝一些温糖水、葡萄酒或刺激性不强的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充在剧烈活动中身体迅速散发热量的损失。

三伏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夏练三伏注意时间莫过早,强度要控制,练后忌讳立即喝冰饮料,老年人三伏天不宜锻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思是:描述勤奋努力的人在一年中最冷最热的时候仍然在锻炼。

1、短语出处

出自《燕王剑侠》,是一个谚语。单田芳《燕王剑侠》二八回:“他一生酷爱武术,坚持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注意饮食和休息,为此,他的寿禄很高。”

2、短语解析

三九: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一般出现在冬至到大寒,在一年之中是最冷的。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中国俗语,在剧中指唱戏人非常吃苦耐劳,在极冷或极热时都在锻炼,从未停止。不少喜欢运动的人将其奉为圭臬,但是需注意在冬季防寒保暖在夏季防止中暑。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注意事项:

一、夏练三伏注意事项

1、时间莫过早,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是污染的高峰期;

2、强度要控制,“夏练”运动量的大小要取决于老人的适应能力;

3、补水需适量,夏季要及时的补水,但补水也不能盲目;

4、练后有忌讳,在锻炼后也要做到二不,才不会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二、冬练三九注意事项

1、防寒保暖,三九天练武无论室内外均要注意防寒保暖。为了预防冻伤可在暴露部位涂敷防冻膏;

2、保持空气新鲜,三九天的练功场地要注意选择空气新鲜、流通、避风、向阳的地方进行;

3、加衣物,三九天练功者的衣服穿多少为宜,要根据天气寒冷的程度、个人抗寒能力和自己选练功法的运动量来决定;

4、动作程度渐进,三九天天寒地冻,在做武术中的踢打摔拿、起伏转折、窜蹦跳跃和跌扑翻腾等动作时,要注意防止摔伤、震伤皮肉、筋骨、脏器。

请问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三九跟三伏是什么节令?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思是练习武功,贵在坚持,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

俗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三伏天处于小暑与大暑之间,是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达到最高峰的那段时间,就被称为“三伏”。

扩展资料:

一、气温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性:

1、严寒的冬季,伴随着外界温度下降,人的体温也相应降低,寒冷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上升。另外,体温降低导致皮下及周围血管收缩,也会使血压升高。双重作用下引起的血压升高,会直接加重心脏负荷。

2、寒冷刺激还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物质增加,影响神经内分泌和血液循环系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3、机体受寒冷刺激,血管容易痉挛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4、冬天空气干燥,人们普遍饮水量减少,容易体内缺水,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加之我国素来讲究冬季进补,饮食结构相对多油,会加重血脂异常,易诱发血栓。

5、寒冷的天气中,人们开窗时间较短,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容易感冒,严重者会引发肺部感染,影响肺通气功能,导致心肌缺氧。国外研究表明,流感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6、冬季雾霾天气多发,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人体摄氧量也相对减少。而PM2.5进入机体后,会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影响血压,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肺部疾病等。

二、炎炎伏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其原因在于——

1、当外界气温升高时,人的体温也会相应升高,皮下血管扩张,皮下血流量较平时大幅增加,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心脏负担就会加重。此外,体温升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导致心率加快,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2、气温升高,导致人体出汗较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易形成血栓。而出汗增多,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3、夏季,令人不爽的不仅有“烧烤模式”,更有“桑拿模式”。桑拿天气时,空气湿度增加,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导致人体氧摄入不足。因此,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桑拿天常常感到胸闷、气短,严重时会发生心功能不全,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中,很多病人在三伏天就诊时会说:这两天我既不累,也没生气,为什么心脏病又犯了。其实,正是天气做了“帮凶”。

4、炎热的夏季,大家都离不开空调。殊不知人们在酷暑和凉爽的环境之间频繁切换,骤冷骤热的变化对于我们的心血管也是不小的挑战,尤其对于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

5、夏季昼长夜短,夜生活较其他季节丰富,又因天气炎热,很容易情绪烦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而休息不足也是心脏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样真的好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勤奋的人这么极至的温度都在锻炼。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中国的农历用"九九"来计算时令,冬至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而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例如,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冬练三九”这里面的"三九"是什么意思

三九,指冬至过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这段时间是最寒冷的。

《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相关文章:

  • 针对帕金森患者,哪些体育锻炼方式被认为对身体和健康有益?2023-10-23
  • 什么牌子的服装适合体育运动爱好者?2023-10-23
  • 健身垫薄的好还是厚的好?2023-10-23
  • 脚踏健身拉力器真的能增加腹肌吗?效果怎么样?2023-10-22
  • 如果中国女孩想减肥,那么她们有必要找个美国的健身教练吗?为什么?2023-10-17
  • 对于ALS患者来说健身有作用吗?2023-10-14
  • 通过健身锻炼可以预防小脑萎缩吗2023-10-14
  • 智能健身器材技术的产业关联度分析以及技术突破对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23-10-13
  • 健身房属于什么业态2023-10-12
  •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进行健身?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