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运动 > 正文

运动神经元患者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每日保持一定活动量,若活动比较困难可以让家属辅助活动?

患运动神经元病的生活质量怎么改善?

目前的医学技术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当大家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后只能是注重平时的护理保养了,运动神经元病的保养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实施,分别是饮食、呼吸功能支持、其他雇辅助仪器、日常护理和精神心理支持。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什么好的药物可以治愈这个疾病,这样平时的护理保养对于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家非常想知道的是运动神经元病怎么保养?接下来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运动神经元病的保养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的保养措施:
1、饮食
对于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来说保证充足的营养是保养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身体一直处于高耗能的状态,完成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比正常人消耗更多的能量;另外随着病程的逐渐发展,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吞咽功能会出现问题而不能进食。这样就需要患者在饮食中补充足够的营养了,建议大家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充足的营养能够延缓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2、呼吸功能支持
如果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的话则应当尽早使用非侵入式辅助呼吸装置,目的是辅助患者呼吸、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3、其他辅助仪器
如果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行动上不太方便的话可以使用拐杖或者轮椅,语言中枢出现障碍的则需要使用语言辅助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保证基本护理的技术上让患者以更高质量去生活。
4、日常护理
家人在给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做饭的时候要少放味精等富含谷氨酸的调味品,避免接触毒物以及有害环境;平常生活中家人还要看管好患者,以免他们跌倒,适当进行锻炼;对于那些吞咽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吃饭速度一定要减慢,以免呛咳。
5、精神心理支持
家人还需要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支持,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增加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能够看出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保养主要是从饮食、呼吸功能支持、其他辅助仪器、日常护理、精神心理支持这五个方面进行实施,希望家里面有亲人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后能够做好护理工作,这些事情全部做到位了,是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

山羊精神郁闷,食物废绝,头喜撞墙,坐卧不安,请问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但是导致椎间盘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是有些因素与其有关。 (一) 脊柱的结构因素 脊柱畸形,包括脊椎的对称或者不对称的移行椎,脊柱侧弯;脊柱生理弯曲度变直诱发的脊柱生理曲度变直。生理曲度变直常见于年轻人中的长期久坐者。 (二)生理因素 1、年龄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在中年30-50岁最高。青岛医学院209列病人中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占34.92%,近年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我们临床见过9岁的病人。 2、身高 男性超过1.8m,女性超过1.7m及较大的腰椎指数和肥胖时,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高。 3、性别 腰椎间盘突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美国椎间盘的发病率男为3.1%;女为1.3%;芬兰的发病率男为1.9%,女为1.3%。 (三)种族和遗传因素 1、种族 印地安人,爱基斯摩人、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低 2、遗传 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曾有报告,15年内发现同一家族中有血缘关系有两人或者更多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统计有20户24列,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大约高出5倍。 (四) 职业因素 一组57000人的职业调查,以下职业者发病率高: 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者 司机 从事长期弯腰劳动者 长期负重者 长期站立者 (五)外伤因素 1、急性损伤 如腰扭伤,椎体滑脱,脊柱骨折,椎体压缩等,可以引起椎间盘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髓核突出。外伤性因素通常不会即刻发生疼痛,当神经压迫出现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时,疼痛才会出现。儿童和少年的椎间盘突出与急性外伤有关。 2、运动 通常认为一般运动有益于腰椎间盘的营养供应,而现在已经认识到剧烈运动与腰椎间盘的退变有关。但是一些运动如打网球、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对腰椎间盘有好处。 3、要穿 早在1935年pease首先报告在腰穿后发现椎间盘狭窄。腰穿,是一种医疗手段,常由于手术麻醉、抽取脑脊液检查、椎管内造影检查等。 (六)吸烟因素 腰椎间盘的营养依靠椎间盘周围血管提供,椎间盘是一种缺少血液供应的组织,通往椎间盘的血管极小,烟内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腰椎间盘的血液供应,使椎间盘退变。 (七)疾病 有些疾病会导致动脉硬化加剧,影响腰椎间盘而导致椎间盘退变,最常见的如糖尿病。 (八)妊娠 怀孕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Laban在调查49760列分娩后妇女,发病率为1万。且多发于多次妊娠的女性。怀孕时候的腰部负荷增大是主要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可有体格检查和影象学检查: 一 体格检查: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二影象学检查: 1X线检查: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 2CT的MRI检查: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 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 怎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大体分为三大类: 一、非手术治疗之中包括: 1、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 3、牵引疗法 4、物理治疗 5、推拿治疗 6、针灸治疗 7、封闭疗法 8、小针刀疗法 二、手术治疗中包括 1、常规开放性手术(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3、经皮穿刺切吸术 4、人工腰椎间盘置换 三、介入治疗中包括: 1、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 2、臭氧注射疗法 3、超低温消融治疗 4、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技术 5 无创疗法(CT导引下介入药物修补术(PRT)) 6 微创疗法(CT、C臂联合导引温控热疗修补术(IDET))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腰椎间盘的特殊结构决定很多一般药物难有治疗作用,因此一般西药只有止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中药里有一些治疗性药物,比如藏药立正消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其它大部分药物还是达不到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二)牵引治疗 我们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一般的医院均建议病人首先使用牵引治疗,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从理论来讲是比较正确的,但临床的治疗效果的确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牵引的力度因人而异,难以撑握;另一个是适应症的选择难以准确区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问题。对于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这时椎间盘内压力很高,通过牵引可以治愈,但牵引时应绝对卧床较为理想。如果牵引之后马上行走、坐车等又会恢复椎间盘内高压状态,造成牵引无效。牵引只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患者,如果椎间盘已造成突出和脱出,进行牵引完全无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症状。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者中,牵引为禁忌症。因为病人在急性期时,由于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刺激,会引起腰背肌肉紧张、痉挛,如果这时牵引就会拉伤腰肌纤维,造成腰痛而加重临床症状。综上所述,牵引只适合于单纯的腰椎间盘膨出患者,而且必须在症状不重时采用,以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伴随椎管狭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三)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由于腰突症的病人多数伴随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的神经随神经走过的部位肌肉痉挛造成腰腿痛,一般医院会用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所以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所以说,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只用于腰突症的配合治疗。 (四)封闭疗法 封闭治疗分两种应用方法,一种为椎管内封闭,一种为神经根封闭。顾名思义,椎管内封闭是直接用药物注射到椎管内,神经根封闭是把药物注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的药物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局部麻醉为主。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麻醉药物则为止痛,麻醉神经使其敏感性降低。我们都知道,腰突症为什么会导致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压迫神经后导致神经根发生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所以封闭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压迫无法解决,当封闭药效过后腰腿痛症状马上又恢复。 (五)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分为水针刀和小针刀。 (六)手术治疗 1、常规开放手术: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3、经皮穿刺的切吸术: (七)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 (八)臭氧(三氧)注射疗法: (九)腰椎间盘突出的代替医疗: (十)介入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注意事项 ①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时间约为4-5周.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而定。 ②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 ③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如果手术中有植骨,则宜用石膏背心固定3-4个月,待植骨完全愈合后再下地活动。 ④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⑤手术后,脑力劳动者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应由轻到重,工作时间由短到长,并避免做强烈的弯腰成负重活动。 腰椎病的病因病理 腰椎在人们日常劳动生活中活动度最大,承受来自上肢及躯干的重力,是最容易产生劳损与外伤的部位,腰椎的椎间盘也最易受到损害。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1)腰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因素: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组织易产生退变,这种退变即老化的过程。一般认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其中纤维环.软骨终板.髓核均产生病理性退变。 (2)外伤因素: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否能运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加重,就必须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再进行体育运动,切不可盲目坚持活动。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减少体育运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加重,就必须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再进行体育运动,切不可盲目坚持活动。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 卧床休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注意些什么? 利用卧床休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患者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就能在家进行。但卧床休息还是有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疗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卧床要求卧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 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编辑本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腰扭伤的急救方法相同,立即让伤员躺在硬板床或硬木板上休息,以解除体重、肌肉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卧床的体位不受限制,但不得坐起和站立,然后转送医院接受治疗。就体位而言,卧位最好,坐位最差,卧位中仰卧位最差,如果能取俯卧位,腹部垫枕较好,仰卧时,膝下放枕头,可能会舒服些,疼痛减轻些。体位是因人而异。如果什么体位都痛,当然应该加用药物,封闭疗法等措施。 坐姿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在许多时候,人的坐姿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本身,坐具对坐姿的正确与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坐具不合适,同样也可以引起腰痛。 坐凳子时,因无靠背,人们或自然弯腰坐着,或直腰坐着,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状态,腰肌相对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腰椎的稳定由腰椎周围的韧带维持,久坐后腰椎周围韧带易发生劳损;直腰坐时,腰肌处于收缩状态,久坐后腰背肌持续收缩,易发生劳损,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产生腰痛。老年人和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患者的腰背肌肉,韧带弹性及耐力较差,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或损伤,不合适坐凳子,尤其不合适坐太低的凳子。青壮年则由于肌肉、韧带的弹性及耐力良好,较适合坐凳子。 椅子由于有靠背,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力,使腰背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同时也不加重腰椎周围韧带的负担,可减少劳损机会。坐椅子时,应注意尽量将腰背部贴紧椅背,工作时,应将椅子尽量拉向桌子,缩短桌椅间的距离。 既然坐具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关系,那么什么样的坐具更合适呢?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表明:腰背部休息时的角度和腰部有无支撑物依托,对椎间盘压力有着直接关系。即由直角状态的坐姿改为向后倾斜120度时,可以使椎间盘内压力明显降低,此时再于腰部加3CM厚之依托物,可使椎间盘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如将此支撑物加大至5CM厚时,则椎间盘内压力可降低至-0.3Mpa。因此,较为合适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倾角的靠背,如在腰部有3-5CM厚的依托物则更佳。此姿势适合汽车驾驶员的坐姿。 腰椎盘突出的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借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从而有助于对运动神经肌肉疾患的诊断。对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有独特的价值。通过测定不同节段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的肌电图,根据异常肌电位分布的范围,判断受损的神经根。 再由神经根和椎间孔的关系,可推断神经受压的部位。椎问盘突出节段和肌电图所检查各肌肉阳性改变的关系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累及腓骨长肌和胫前肌;腰s骶,椎间盘突出主要累及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腰椎间盘突出累及的肌肉较多,股四头肌等可出现异常肌电位。 国家级新特药双核技术专治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显著 国家级新特药(国药准字Z61020361)独家应用【药物航天搭载技术,靶向纳米包裹脂质体给药】双核心专利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膨出、滑脱)、椎管狭窄;临床治疗3年,服用患者数十万例,有效率100%,治愈率高达98.69%,愈后不复发。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痛的区别: 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数量减少,骨小梁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机械强度减低导致非外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紊乱:众所周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患者尤为多见。这表明:性激素对骨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不仅是柯兴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而且在临床治疗上长期向病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样引起这一后果。这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过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体前叶素,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则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2)钙代谢失调:毫无疑问,钙缺乏是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摄入钙量约为10mg/kg体重,其中少量为人体所利用,大部分随尿及大便排出,以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如果摄入的钙量减少,或是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紊乱因素的影响,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3)废用因素:正常情况下,由于肌肉的舒张收缩及各种应、压力而刺激骨骼组织保持正常的钙代谢平衡。但当肢体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动及体力劳动或锻炼,则容易引起骨组织内的一系列改变而引发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导致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者表现为全身性骨质疏松,而肢体石膏夹板固定或神经过敏性废用,则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以60岁以上女性多见。患者多诉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愿活动;全身酸痛,尤以腰部为明显,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患者自己感觉身高逐渐变矮,除因椎间盘退变原因外,与椎体骨质疏松易引起压缩骨折有关。同样原因可使驼背畸形逐渐加重。 X线表现:脊柱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椎体中间凹陷,呈鱼尾巴状。 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远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且X线表现截然不同,应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钙治疗后,腰痛症状可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调养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平时可多食一些含有增强骨骼强度、肌肉力量 ,提高恢复功能的营养成分。用一句话说就是能保持营养平衡的食物,特别要含有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这些营养素是不可缺少的。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生病而减少了一定的活动量,所以饮食的摄入量应适当减少,特别是在急性期卧床的病人,除活动减少外,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慢,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肉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 1、避免体重过胖:医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人的身体结构表明,身体的净重(除去脂肪的重量)是随老龄化而减少,而在现实生活中的老年人是胖多瘦少。由于过度肥胖也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应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 2、控制总热量:如果对饮食的质和量不能科学的搭配,那么肥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3、戒烟: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吸烟还是慢性腰痛的发病原因之一,而且影响治疗效果。 钙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充分摄取。成长期自不必说,成年以后骨也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另外,钙还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钙含量多的食品有:鱼、牛奶、酸奶、芝麻、浓绿蔬菜、海藻类。维生素B含量多的食品: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米、芝麻、浓绿蔬菜。 蛋白质是形成肌肉、韧带、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类、贝类、干酪、鸡蛋、大豆、大豆制品。 维生素E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用于缓解疼痛。维生素E含量多的食品: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粗米、植物油。 椎间盘的纤维环是由结缔组织形成的,旨缔组织的形成离不开维生素C要形成结实强健的纤维环,维生素C是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品:红薯、马铃薯、油菜花、青椒、青白萝卜叶、油菜、菜花、卷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柠檬、橘子。 腰椎键盘突出症的预防 一、腰椎键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应定时对于青少年或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同时应广泛开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宣传教育。②劳动部门应规定从事劳动的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促使和加速退变。③正确的劳动姿势和劳逸结合。④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二、调理 1 .纠正不良体位、姿势 (1) 睡眠姿势:人的一生中约 1 / 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长期睡眠姿势不良也可导致腰腿痛的发生。一般而言,睡姿应使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最好平卧于木板床 ( 或以木板床为底,上方垫以席梦思床垫亦可 ) ,使膝、髋略屈曲。如此体位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俯卧位无论从生物力学或从保持呼吸道通畅来看都是欠科学的,应加以改正。此外,”枕头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根据各人情况,一般 7 ~ 9cm 较为适当;而且枕头宽度也要适当,、颈部不能悬空。仰卧位起床时,最好先采取侧卧位,然后在双上肢的支撑下,使躯干离开床面,这样比从仰卧位起床要省力得多。 (2) 站立体位: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这样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经常需要长期站立的工作者 ( 如术科医生、护士、交警等 ) 应学会“站立平腰保护法”,即:轻轻收缩臀肌,双膝微弯,此时骨盆即转向前方,腹肌内收',腰椎生理前凸变平,这样,就可以调节脊柱负重线,达到消除疼痛和疲劳的目的。 (3) 坐位:长时间坐位工作者除要注意坐姿和经常活动腿外,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后起立。 (4) 弯腰体位:对弯腰工作多、负重大的搬动工,应尽量避免两膝伸直弯腰位拾抬重物,并尽量采取屈膝、髋关节的方法达到上述目的。日常还有许多工作均应在不弯腰或少弯腰的姿势下完成,如洗衣服时,可将洗衣盆架高;扫地时,‘可将扫帚柄加长等。对抬、推、拉重物、滑雪、骑马、高处跳下等动作,应注意采取保护性屈伸体位,因为伸直性体位 ( 即非保护性力学体位 ) 容易使腰部变成曲折应力集中点,引起外伤;如推动重物时,若两膝微屈,躯干前倾 ( 即保护性屈曲体位 ) ,·就可以使体重也参与了向前推动的力;反之,则使抗重力的作用点几乎都落在腰上,容易导致损伤。

帕金森综合征怎么治好呢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及分类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认其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这里有一种叫黑质细胞的神经细胞,黑质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功能的逐步丧失,致使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根据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结果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氏病的症状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 1、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返回 帕金森氏病的诊断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172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1、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返回 2、鉴别诊断 主要与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2)肝豆状核变性: 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 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 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鉴别。 (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氏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5)Shy_Drager综合征: 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7)良性震颤: 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觉察)和功能性震颤。功能性震颤包括:1.生理性震颤加强(肉眼可见),多呈姿势性震颤,与肾上腺素能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也见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2.可卡因和酒精中毒以及一些药物的副反应。癔病性震颤,多有心因性诱因,分散注意力可缓解震颤。3.其它:情绪紧张时和做精细动作时出现的震颤。良性震颤临床上无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等帕金森氏病的特征性表现。 帕金森氏病的常规治疗 治疗本病,首先应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疾病,一般说来它不会很快地威胁病人的生命,要长期地进行这种斗争,要长期地跟保健,和长期地为治愈这种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须有长期的思想。 第二,在治疗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真正特效的、能够完全解决它的一个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目前医学界正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现在主要还是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阻止或者是延缓它的发生和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1、西医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原理 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脑内黑质细胞的减少引起的。黑质细胞象一个加工厂一样能够产生多巴胺,如果加工厂遭到毁坏,那么脑内的多巴胺就减少了,脑内的另一个部位——苍白球就会异常活跃,造成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状。 那么如果我们把多巴胺药物给病人服用,就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从而减轻苍白球的过度活动,使得病人的症状减轻。从目前来看,美多巴等药物就是一种多巴胺替代物,当我们自己不能产生多巴胺这种物质,我们通过外界给予补偿的方式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的功能。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种类的药物如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都是通过间接方式促进多巴胺的生成或者减少多巴胺的分解,以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存在着副作用多和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 立体定向手术主要是针对苍白球的异常活动,通过手术方法降低异常活动的苍白球的兴奋性,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现在还可以进行深部电极的刺激,又称为脑深部核团刺激术(DBS),就是用一个电极来刺激剩余的神经细胞来加快产生多巴胺物质,也可以弥补它的功能不足。最近出现了另一种方法为神经干细胞移植,尚处于研究阶段。
2、具体治疗措施 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二者都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商品名为美多巴或息宁),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临床上最核心的药物。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则会复发。在最初几年药物治疗效果最佳,虽然多数病人长期应用仍然有效,但在长期服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有些病人会产生“剂末”现象和“开、关”波动。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经过3-5年的治疗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与其疗效会功过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疗:主要有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细胞刀)与电刺激手术两种方式,原理都是为了抑制脑细胞的异常活动,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前者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上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上讲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均是将电极放在特定的脑内核团靶点上,之后进行刺激或毁损。 由于帕金森氏病人脑内病变的根源是神经细胞功能的减退,所以从理论上讲,神经干细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脑细胞)移植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在临床应用以前还要做更细致的研究,我们预计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要择人择时。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术治疗的适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对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宁)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以后疗效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脑部的慢性疾病也会表现出类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所以早期的患者并不是很容易确诊的,应该找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结合必要的检查手段(如磁共振检查)和药物治疗,以明确诊断,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帕金森氏病通常进展缓慢,并不是一个致命的急症,所以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观察很重要,并不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术前诊断明确手术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于帕金森氏病缓慢进展的特点,所以并没有一个必须要做手术的绝对期限,什么时候来做手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根据临床对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术的统计,80%以上的患者是在这一时期接受手术治疗的。一般来讲,相对年轻的,症状集中在身体一侧的,全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病人手术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龄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状况往往不太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相对较多。 3)、 针灸治疗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通常认为,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制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了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并且有升高基底节区其它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可能与针刺对基底节残存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有关;②清除了神经损伤因素,针刺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应,并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复平衡后的自由基清除系统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免受过量活性氧攻击,减轻脑组织损伤,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经保护性治疗作用;③减弱震颤肌电位的振幅、频率,从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颤体征;④改善了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有人观察到针刺可一过性的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并使这一效应持续。无论是针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还是提高大脑内的血流状况,均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另外,理疗、功能锻炼等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帕金森病人的护理 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晚期卧床的病人,其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
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膳食和营养: ① 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约40~50克。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② 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③ 食物制备应细软、易消化,便于咀嚼和吞咽,按半流质或软食供给。 ④ 饮食宜清淡、少盐;禁烟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给。 (2)生活中的指导和帮助:本病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能坚持一定的劳动,应指导病人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运动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此时宜注意病人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动作笨拙,常多失误,餐食中谨防餐具。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穿脱衣服,扣纽扣,结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3)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本病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4)预防并发症: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天气等情况增减衣服,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强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预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被动活动肢体,加强肌肉、关节按摩,对防止和延缓骨关节的并发症有意义。结合口腔护理,翻身、叩背,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帕金森氏病的预后情况 从1988年以来,我们实行立体定向手术例数已经达到3500例,其中有一部分是帕金森氏病的病人,手术疗效应该说是肯定的,从总的情况来说,手术的近期疗效即手术以后能够立即呈现的疗效可达90%以上。 那么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大家很关心这个手术的安全性,从立体定向的手术看,它的并发症只有1%~2%,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的机率就更少了。 患帕金森氏病后应及时地在有关的医疗单位就诊,得到医生的指导来进行保健,可更好地使这些帕金森氏病患者能够安度晚年,生活得更充实。帕金森氏病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承受的打击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应该说有的时候,生命在病魔面前很脆弱的,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生命的坚强。我们希望帕金森氏病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念,配合医生向病魔发起新一轮的战斗,最后战胜这种疾病。帕金森氏病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包括社会人士对这些患者们也要有一种同情、宽容和关爱的态度,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别提示*** 1、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状:运动迟缓;震颤;肌肉僵直。 2、帕金森氏病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性的病变,一般不会很快地威胁病人的生命。 3、亲朋好友和整个社会对这些患者予以的同情、宽容和关爱的态度,及给予的理解和支持,对帕金森氏病患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摄入750~800千卡左右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持续两个月会瘦吗?

会瘦。每天摄入750~800千卡能起到减少摄入量,能快速地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这样的方式减肥,减少的都是体内水分和肌肉,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很快就会反弹回来。人体每天最低的基础代谢要保证1200千卡左右,低于最低基础代谢,会导致你的基础代谢降低,肌肉减少,即使能减一些体重,也会让你的皮肤松弛和下垂。对以后的皮肤紧致修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所以,再原有基础上调整饮食结构,更 健康 更利于减肥。
一,人体每天的最低代谢是多少?
人体每天的最低基础代谢与年龄,性别,肌肉含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男生每天的最低基础代谢保持在1500千卡,女生保持在1200千卡。
人体基础代谢在标准值的-10%~+15%之内浮动属于正常,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偏高或偏低。基础代谢对减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础代谢越低,减肥进度就越缓慢。
二,怎样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也能轻松 健康 减肥?
1,不要节食。
节食初期体重可能有所下降,但是减少的不是脂肪,而是重要的肌肉和水分。当热量摄入不足时,蛋白质会被人体分解进行供能,肌肉因此大量损失,等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体重也就很快反弹回来。
2,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
饱腹感强的食物不但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减少摄入量。同样热量不同的食物,给人的饱腹感是不同的。所以,餐桌上高饱腹感的食物可以多些,这样能少摄入一些热量。如蔬菜,粗粮,鱼类,豆类,瘦肉等食物。
3,规律的生活作息。
规律的生活作息能提高瘦素的分泌,瘦素能提升代谢和促进脂肪燃烧。因为晚上人体进入深层睡眠以后,身体会分泌瘦体素,瘦体素具有提升代谢和促进脂肪燃烧的作用。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更利于减肥和维持身体 健康 。
4,不运动可以用泡脚和泡澡来促进消耗。
平时上班比较忙的朋友,可以在下班以后选择泡脚和泡澡来刺激微循环和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提高代谢和微循环,达到增加消耗的作用。建议以艾叶煮水泡脚和泡澡,对缓解一天的疲劳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会瘦,并且瘦的挺多。
如果这样的饮食方案真的可以坚持2个月的话,至少可以减重20斤。
但是这样严苛的节食减肥并不可取,一旦毅力耗尽,恢复饮食,体重就会迅速反弹。
1、750~800千卡的热量怎么来搭配?
800千卡热量,如果不考虑营养,只摄入低热量的食物,那可真心不少呢!
但是即便是800千卡的热量,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样的前提下,800千卡的热量究竟能吃多少食物呢?
在少油少盐的前提下,800千卡的热量大概就是下面( 1份早餐+1份午饭 )的量。
您可以选择过午不食,也可以把上面的2餐分配到3餐来吃。
这样搭配来吃,就能尽可能的减少对身体 健康 的损害。
每天摄入750~800千卡的热量,坚持2个月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除了体重减轻以外,还会有很多其他负面的后果。
其实所有的节食减肥都会引起基础代谢率的降低的。时间短强度小,降低的就少;反之,时间越长轻度越大,基础代谢率就降低的越多。
虽然您计划节食减肥2个月,实际上可能并不能坚持2个月。
因为这是与身体的生存机制作斗争的,身体会调动一切可能的因素让您吃更多的食物。到最后妥协必然是“抵抗不住的食欲”,以及随之而来体重的暴涨——复胖!
其他补充:
我们应该在大脑里设个“警钟”,一旦听到“快速减肥”就要马上敲响警钟!
任何快速减肥都是和节食连在一起,而所有的节食减肥最后都会反弹的,那又何不 健康 的、慢慢的减肥呢?
每天不到800千卡的热量摄入,不运动的情况下两个月会让人变瘦。但是这样的减肥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也很容易出现体重的反弹。
低热量饮食容易流失肌肉
普通身材女性基础代谢率约1200到1400千卡,男性约1400到1600千卡。基础代谢热量约占一日热量消耗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每日饮食热量不足800千卡,短期内确实会让体重快速下降。
极低的饮食热量必然带来饮食摄入的不均衡,如主食摄入不够,蛋白质摄入不够,减脂同时必然带来大量的肌肉流失。
流失肌肉的减肥反弹率高
每一公斤肌肉每日大约可以消耗热量70千卡。体重快速下降,本身会带来基础代谢热量的下降。肌肉的流失同时也会带来基础代谢热量的减少。基础代谢下降必定带来热量消耗的减少。
没有人可以长期保持低热量饮食,对于女性而言低热量饮食,甚至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闭经,损害身体 健康 。
如果恢复正常饮食,身体已经不需要以前那么多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又无法通过运动消耗,就只能转化为脂肪囤积体内,造成重新发胖。
不运动怎么减肥
1.保持每日饮食热量不低于基础代谢热量,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2.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多吃粗粮,低gi碳水。
3.多吃低脂高蛋白食物,防止肌肉流失,维持基础代谢率。
4.多吃蔬菜,促进多余脂肪分解,促进排便。
5.多喝水,适量喝黑咖啡,茶水促进新陈代谢。
6.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7.多泡澡,泡脚,促进新陈代谢。
8,适量吃辣椒,花椒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9.多站立,避免久坐,多做家务劳动增加热量消耗。
不用两个月肯定会瘦,但不可取。
01曾经的经历
减肥的基本原理,当摄入热量少于消耗热量总和(维持生命的基础代谢热量+走路等基本活动热量+ 体育 锻炼消耗的热量)时,身体会调动脂肪储存消耗供能 。
一个成年女人每天的基础代谢一般在1200千卡以上,如果吃进去的热量小于800千卡,那意味着即使不做任何运动,躺在床上不动也能产生400千卡的能量缺口。
1公斤脂肪=7700千卡,理论上讲,按每天400千卡能量计算,19天就能减掉1公斤。
更何况一个人不可能成天躺床上,必然要工作、生活,甚至锻炼,这些都将增加每天的热量消耗,那每天的能量缺口就不可能只400千卡,会减得更快。
如果每天摄入热量少于800千卡,不要持续一个月肯定会瘦 。我去年减肥,有半年时间严格用薄荷软件记录每天的饮食热量,无论吃什么都记录在软件中。每天摄入的热量基本维持在800千卡上下,加上慢跑,第一个月瘦了7斤。
02节食的危害
每天摄入750-800千卡属于节食了,虽然比每天摄入小于500千卡的极端节食要好,但仍然属于节食,远低于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热量。
短时间节食肯定能瘦,但时间一长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负作用:
03 健康 生活方式
减肥是个长期过程,短时间节食减肥非常冒险,掉发、头晕、虚汗这些是看得见的负作用,更糟糕的是看不见的对身体长远的影响。
为减肥伤身体得不偿失,科学减肥是 健康 饮食+适当运动。
研究表明, 在减肥中,饮食所起的作用占到80% ,只要控制好饮食,在保证身体 健康 需要的热量前提下,合理安排食物结构与饮食时间,不暴饮暴食,生活规律,不运动也是可以减肥的。
每天运动,但不控制饮食,保持身材可以,但要减肥却是十分困难的 。
综上,每天摄入800千卡以下,不用持续2个月肯定会瘦,但不会持续瘦下去。
低于基础代谢的饮食都是节食,节食是不可能长期坚持的,要么伤身,要么降低基础代谢进入平台期。
科学减肥是管住嘴与迈开腿,其中管住嘴, 健康 饮食尤为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欢迎关注 @一路慢跑 。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肥胖的人每天可以最低摄入800,如果你并不是特别肥胖的人那么这样的社区会影响身的 健康 ,因为正常的人呼吸也是消耗的
阅读完本文章你将获得以下四点信息内容
1) 能量代谢及来源去路
2) 热卡的计算
3) 每天摄入750-800卡不运动会瘦么
4) 应该如何提高代谢及瘦身方法
一、能量代谢Energymetabolism及来源去路
能量代谢
我们机体的生命活动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新陈代谢,一般在说每个人身体好的时候都是说新陈代谢比较好, 例如儿童:大家都知道孩子是特别容易饿的在幼儿园三四点吃完了饭以后回来六点还嚷嚷着饿,这并不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管饱是因为孩子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消化功能也特别强所以容易饿
物质代谢的过程的时候分解代谢并伴有能量的释放,需要合成代谢时需要供给能量,通常把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及利用 称为能量代谢
来源
身体所需要的能源是来自于食物的,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体内氧化的过程,碳氢键断裂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其内所蕴藏的化学能
糖是我们身体主要的供应物质,根据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所需要能量的大部分都是来自食物中的糖比如: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白面等都有糖其次才是脂肪很少很少是由蛋白质提供的,只有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等长期不能进食或者说极度消耗的时候,身体才会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供能,以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
去路
这些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的过程中是释放能量的,大约有50%以上是直接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的用来维持体温,另外的50%是提供身体来进行各种的活动比如说:神经兴奋、肌肉的收缩等等
二、热卡的计算
热卡(cal)为是原来用的热量单位,现在通用的能量计量单位为焦耳( joule,J)或千焦耳( kilojoule,k)。卡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cal(卡)=4.187J(焦耳)
身体是需要三个营养物质的:为了了解糖、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内含有多少能量为计算机体的能量代谢
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 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也称卡价,其单位为KJ
食物的氧热价食物氧化时要消耗氧,并产生热量。在物质氧化的过程中,耗氧量与产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每天应该摄入750-800不运动会瘦么
肝糖分解产生葡萄糖,一天最多可达720卡,而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以及甘油,甘油可以转变成葡萄糖供细胞利用,脂肪酸可以转变成酮体,供细胞包括神经组织利用。因此,当一个人如果皮下脂肪很多,也就是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就是一个内在的能量来源,可以分解出供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热量。一般而言,此类人一天至少仍需摄取800卡以上的热量才不损 健康
所以你需要看你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才能去减少热量的,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人你如果每天摄入750-800卡的话两个月应该不到你可能就会有低血糖的现象产生、头疼以及头晕的现象发生的, 所以建议你不要减少食物去达到减肥的效果最好是合理膳食然后再轻微的活动下就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了,这样你不用去计算热量,正常的吃些就可以
四、应该如何提高代谢及瘦身方法
肌肉的活动
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经常是受到肌肉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力,食物的特殊的动力效应和环境的温度因素影响的,如果这些因素,其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发生改变的时候,那么能量代谢也是随之改变的
少吃或者减少热量肯定是可以瘦的,但是对身体的 健康 是不利的任何轻微的活动,肌肉都可以提高能量代谢因为肌肉活动是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可以使我们身体耗氧量显著的增加并且是我们在安静的10到20倍,那你为什么不去让身体活动一下呢?提高身体的代谢看下安静和运动的肌肉对比

相关文章:

  • 有哪些运动或锻炼方式适合帕森病患者?心?经退行性疾病相关?2024-04-11
  • 疾病的锻炼方式哪些会有效果?2024-04-07
  • 运动缓慢引发哪些疾病2024-03-30
  • 运动神经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2024-03-29
  •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肌肉疾病,其特点是肌肉逐渐衰弱,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2024-03-28
  • 啥叫运动神经元?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2024-03-01
  •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疾病,有什么特征?2024-02-25
  • 共济失调的护理措施 坚持锻炼:坚持锻炼能降低20%的复发?2024-02-23
  • 运动神经元疾病分哪些类型?2024-02-17
  • 肌肉萎缩是 运动神经元类疾病吗?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