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运动 > 正文

共济失调是指身体协调运动受损,表现为行走不稳、手脚不协调等?

共济失调有哪些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包括:

  • 运动协调障碍: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出现手脚不协调、行走不稳等症状。

  • 步态异常:患者的步态异常,如姿势不正常、踉跄、摇晃等。

  • 姿势不稳:患者的身体姿势不稳,如无法保持站立或坐立姿势。

  • 肌张力异常:患者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如手腕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等。

  • 肌肉萎缩:患者肌肉萎缩,特别是下肢肌肉萎缩,导致肌力减弱。

  • 其他症状:如震颤、眼球震颤、语音困难、吞咽困难、疲劳等。

  • 需要注意的是,共济失调的症状因病因和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而异,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共济失调是什么?

共济失调是一个人当肌肉的力量是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但是患者出现了站立不稳或者是步态不稳,运动的过度或者是不足,或者是没有准头,运动的协调性差。实际上是肢体运动的不协调、不平稳,运动的幅度或者是协调性不能够受人的控制,所导致的躯体的姿势和平衡的障碍。产生的原因可以是本体感觉的障碍,就是深感觉的障碍导致的,也可以是前庭系统的障碍,小脑和大脑损伤所导致的,分别称之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大脑性共济失调。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找不到原因的,不明原因的共济失调也有可能。共济失调指的是大脑、小脑或者前庭系统受到了损伤以后,导致出现运动的协调不良以及平衡障碍等症状。病人通常会姿势和运动发

什么是共济失调?有哪些表现?

一、什么是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二、常见症状

1、姿势和步态改变:站立不稳,步态蹒跚。

  2、随意运动协调障碍: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

  3、言语障碍: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

  4、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失调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

  5、肌张力减低: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

  6、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直线。

  7、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

共济失调(ataxia)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平稳。即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共济失调是肌力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机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

  为脊髓后索损害。病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检查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和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等。 二、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病变使空间定向功能障碍,以平衡障碍为主,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向病侧倾倒,不能沿直线行走,改变头位症状加重,四肢共济运动正常,常伴严重眩晕、呕吐和眼震等。前庭功能检查内耳变温(冷热水)试验或旋转试验反应减退或消失。病变愈接近内耳迷路,共济失调愈明显。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病损可引起共济失调,症状轻,较少伴发眼震。

  表现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

  (1)随意运动协调障碍: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辨距不良(dysmetria)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眼球向病灶侧注视可见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济失调最重,不能完成协调精细动作,表现协同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字迹愈写愈大(大写症)。

  (2)姿势和步态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脚远离分开,摇晃不定,严重者甚至难以坐稳,上蚓部受损向前倾倒,下蚓部受损向后倾倒,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小脑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或倾倒。

是不是协调能力,不太懂也。

共济失调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共济失调,是指运动协调障碍,累及躯干、四肢、咽喉肌、眼肌时,可引起姿势步态、语言障碍和眼球运动异常,不同的共济失调分类,其表现特点侧重不同。


共济失调主要是影响累及部位动作的笨拙和不协调,自身往往有如下特点:


躯干、四肢活动异常:

姿势异常:站立不稳,身体可向前、向后、向一侧倾倒,容易跌倒,严重时无法站立;坐位时患者常将双手和两腿朝外分开,以保持身体平衡。

步态异常: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腿分开增宽,部分患者无法控制迈步的远近、步距不等,左右摇晃,不能直线前进,落脚不知深浅,有踩棉花的感觉。黑暗中、闭眼、改变头位时,部分患者症状可加重。

辩距不良:对距离估计有误,肢体动作容易超过目标距离,如要求患者触摸自己的鼻子时,患者可能会触摸到自己的眼睛。
意向性震颤:震颤为肢体某一部分的不自主、有节律的摆动,意向性震颤为患者动作越接近目标时,肢体震颤越明显,如患者想拿桌子上的杯子,手越接近杯子时,手和上肢震颤就越明显。
精细运动的协调障碍:如写字越来越小,各笔画不均等。
语言改变:
说话缓慢,发音不清,单调且不规则,伴有不必要的犹豫、断续,异常重读一些带有爆破音的音节(如 b、p、d、t、g、k)。
眼球运动异常:
眼球震颤,即眼球注视某一点时,发生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复运动(也就是在某一位置两侧来回往返运动)。
共济失调的发病特点:
共济失调的起病方式:症状可以急性(数秒至数日),亚急性(数日至数周),慢性(数月至数年)起病的方式出现。
共济失调的持续时间:可为发作性(症状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后即缓解或消失),持续性(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不等),进行性加重(症状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存在,随着时间增加症状不断加重)。

共济失调的影响范围:可影响头、躯干、肢体和眼球多个部位,患者可仅出现一个部位运动不协调,也可是多个部位的运动不协调。

共济失调的分布情况:可仅累及单侧肢体,也可双侧肢体同时受累。
特殊人群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一些人群中,以上特点可能完全不同。如是婴儿或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坐立不稳,不能行走或拒绝行走。

共济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共济失调是由周围神经炎、小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灵、不平衡或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共济失调会出现指鼻试验阳性,主要表现为指鼻时动作轻重,快慢不一,误指或经过调整后才能正确指出目标。共济失调还会出现跟腱胫试验阳性,因小脑受损,在举腿和摸膝时身体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共济失调还会出现随意运动速度、幅度、力量不均衡以及协调运动障碍。同时还伴有肌张力的减退以及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有些还会出现眼球震颤,感觉性共济失调还会出现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情况。

相关文章:

  • 肌肉萎缩是 运动神经元类疾病吗?2023-09-16
  • 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肉疾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2023-09-13
  • 重症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是同样的疾病吗?2023-09-10
  • 运动神经元患者平时要增强体质积极开展体育锻炼,预防感染性疾病;避免从事有毒工作,注意饮用水质量?2023-09-01
  • 运动和锻炼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生活质量吗?2023-08-27
  • 我 想了解公牛主要有哪些疾病2023-08-22
  •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通常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运动或声音,它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2023-08-09
  • 运动神经元属于什么类型的疾病2023-08-07
  • 经常打高尔夫的人应注意什么疾病2023-08-05
  • 肢体运动失去平衡是什么疾病?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