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动作3组20次 什么意思?
这是运动中进行素质训练和耐力训练时的常用术语,意为对特定动作进行重复,做三组每组20次,每组之间有适当的间隔。当一个人重复你动作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是你想多了,其实他重复你的动作,不是给你看的,是给推销的人看的,至于相视而笑,可能是你当时的动作很好笑,其实你当时就应该说:重复我的动作要受专利费的,一句玩笑就把所有的意思都否定了。蒙台梭利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喜欢重复性动作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什么?
孩子对于简单的动作非常着迷,虽然每一次的重复在动作上一级速度上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每一次孩子都能聚精会神的完成动作。
这些动作看起来对孩子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在不停的重复,但对于他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手上的活动,不管任何干扰都无法阻止让孩子分心。
重复对孩子来说就像工作一样重要,按道理来说儿童的注意力是不能持久的,他们会将注意力不停的从一件事情跳到另一件事情上,然而对于孩子来说,玩耍中的一个简单动作却能够轻松的集中起孩子的注意力,以至于不能感觉到任何的外部刺激。
与这种专心致志相伴随的,是一种手部有节奏的运动,当孩子第一次经历了这种体验之后,他们就会沉迷其中,虽然儿童专注力不能持久,但是这种重复性的动作可以不断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这是儿童进入专注状态的一个特征,蒙台梭利称之为“重复练习”。行为背后暗藏孩子心理需求,孩子不断的开门关门,一个小时可能都不会觉得厌烦,听家长讲故事,总是要反复听一个故事。
在成年人看来这可能是很枯燥的,但孩子却乐此不疲,实际上,孩子喜欢重复主要和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发展有关。0-2岁的幼儿处于感知发展阶段,简单的说就是孩子通过动作感知环境。
孩子在2岁之前会采用尝试,重复,模仿来感知世界,解决问题。在重复动作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孩子的各项能力就是在不断的重复和尝试中学到的,重复能让孩子将新知识和新技能逐渐内化和熟练。
其实所有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重复,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重复的事情在大人看来都很简单而已。那是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和经验相对有限,一个新的概念,旋律和事物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够在不断的强化中纳入长时间记忆。
所以孩子不断重复简单的行为是在感觉和思考和体验,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并非大人眼中的“没有意义”。这个时候家长不要随便的阻止和打断孩子,可以在一旁仔细的观察或者加入到孩子行为之中,陪他们一起做,看孩子到底要体验什么。
重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孩子看来父母就是全能的,自己是弱小无助的,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幼小的孩子会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外在的物质而感到自卑。
为了补偿这种自卑心理,他们会做一些能够自主控制的事情来安慰自己,也就是不断的重复已经掌握的行为,比如把一个东西装好再倒出来,或者让家长重复讲一个故事,自己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这些都能够让孩子有对事情的掌控感,从而获得一种力量感,进而产生一种安全感。
其实重复行为是一种儿童的自然活动,当家长看到孩子重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用过多的担心,也不要打断或者干预,只需要耐心的陪伴孩子就好。这是对孩子学习方式的尊重,也是对他们选择自由的肯定。
喜欢重复是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这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因为年纪小所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是很有限的,重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强化。
有一天孩子重复的过程会逐渐减少,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能够更高效的吸收新鲜事物的方式,或者是孩子需要重复的事情已经掌握的很好了。
蒙台梭利指出:反复练习能够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过程,这是孩子的“智力体操”。
通过重复孩子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类,然后举一反三。对于一些新认识的事物孩子会感到很新奇,于是就想一遍一遍的进行探索,尤其是正在经历语言或者动作敏感期的孩子,他们会不断重复说或者做新学到的动作和词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家长要满足孩子对重复的需求,帮助孩子将感知和大脑中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具体的概念。当孩子掌握了新概念之后,他们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